你是第17998207位访问者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医院简介
医院新闻
科室介绍
设备简介
专家介绍
疾病预防
医院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疾病预防
【2024健康科普31】如何应对高需求宝宝?
发布时间:
2024/12/27
阅读次数:
1137次
-----------------------------------------------------------------------------------------------------------------------------------------------
一天下午,有个宝妈带着三个月的孩子,走进儿科诊室,身后还跟着孩子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家人愁眉苦脸。宝妈双眼通红,忧心忡忡,未语泪先流。我一见这种情形,赶忙站起来询问是什么情况。宝妈一边流泪,一边诉说:“宝宝3个月了,一醒来就哭,天天哭,夜夜哭,喂也喂了,尿片也换了,怎么哄都不行……抱着没事,放下就哭,并且只让我抱,别人抱就哭,我上医院检查过,都说没事,让我回去,我快疯了……”我仔细检查过孩子,孩子白白胖胖,身高体重都达标,反应正常,与人交流可以,心肺腹查体无明显异常,维生素D也按需补充了,没有佝偻病,基本上可以排除病理性因素。于是心里有数了,孩子妈妈遇上了高需求宝宝。
高需求宝宝,顾名思义,是指对父母需求高的孩子,通常表现为经常哭闹,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且难以安抚,总是需要拥抱和安抚等,通俗来说就是,敏感、闹人、黏人的宝宝。
宝宝高需求不是病,是一种性格特点,其形成主要以先天性因素为主,比如基因、孕期不良情绪刺激等,当然也与后天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过度保护、宠溺等。
家有高需求宝宝,往往搞得家人身心俱疲,那么,家属该如何应对呢?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给宝宝足够的接纳和包容。尽量调整好心态,不要过分焦虑,尽量与宝宝同频作息,从而保持充足的精力。
2.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养能力。坚持不懈学习高需求宝宝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时俱进,与宝宝斗智斗勇,当宝宝有好的表现或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日常生活尽量规律稳定。尽量保持宝宝房间的摆设相对固定、温度及湿度适宜等,确保宝宝生活的环境安全、舒适、稳定,避免过多的变化和刺激,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教养环境,满足合理的高需求。
4.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对待高需求宝宝,父母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同时也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在宝宝面前表现出烦躁或不耐烦。如果父母感到情绪不稳时,可以先深呼吸几次,平缓情绪后,再去处理宝宝的问题。如果觉得抑郁,甚至绝望时,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5.通过运动等来消耗其体力。高需求宝宝往往精力比较旺盛,小婴儿可以做抚触、婴儿被动操,稍大儿可以多做户外活动、游戏,或者给宝宝一些适合年龄特点的玩具,让宝宝在探索中学习和成长。
6.尝试延迟满足宝宝。比如宝宝哭闹时,先让宝宝哭一两分钟,再安抚,然后逐渐拉长时间,目的是让宝宝有个自我调节的过程,并且有好的行为时要及时鼓励及表扬,促进良性循环。
7.与宝宝多沟通。做任何事情前都要与宝宝交流,减轻宝宝的应激反应。比如带宝宝出门,提前告诉宝宝要去哪里、干什么,让宝宝有心理准备,这样宝宝的焦虑和抵触情绪就相对减少一点。
8.宠爱,但不溺爱。不能无限制地满足宝宝的需求,以免宝宝形成专横、自私的性格。可以给予宝宝充分的关注和关爱,尽可能多地与宝宝交流互动,拥抱和亲吻宝宝,让宝宝感受到关爱,满足宝宝的情感需求,从而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9.永远不要对宝宝动武。高需求宝宝有时候真的非常可气,作为父母也实在忍无可忍,但千万不要动武,这样做只能使宝宝更会变本加厉地用坏的行为引起关注。
家有高需求宝宝,对家长来说,是个极大的心理挑战。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高需求宝宝更渴望家长的关心和鼓励、信心和耐心。照顾好高需求宝宝肯定是比较累的,任重而道远。
儿科:付军霞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9-2010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All Rright Reserved
豫ICP备11006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