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16336096位访问者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医院简介 医院新闻 科室介绍 设备简介 专家介绍 疾病预防 医院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介绍
 
                          医院简介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成立于1997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急救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33197平方米(52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360张,设置临床科室14个,现有职工560余人,其中中高级职称180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济源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济源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硕士研究生9人。

    先后荣获“国家级胸痛中心”、“河南省医院创新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计生宣传先进集体”、“河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优秀志愿服务站”等荣誉称号,是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疗技术协作医院。

    医院拥有西门子1.5T核磁共振、西门子128排螺旋CT、飞利浦数字减影系统(DSA)、英国康派克直线加速器、美国GE730专家版四维彩超、DR数字化胃肠机等高新设备110余台。随着医疗设备的逐步更新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共有60余项医疗新技术填补了我市卫生行业的空白。

    2010年医院确立了“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思路,数年来,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了以“心血管病治疗、脑部疾病治疗、肿瘤疾病治疗、微创外科治疗、急诊急救建设”等五大特色学科带动其他科室综合发展的道路。心内科发展迅速,成立20年来,共完成各类心脏病介入手术7000余例,2016年12月,创建“济源市胸痛中心”,并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委员会认证、授牌,成为我市首家通过国家认证的医疗单位。“胸痛中心”通过整合急救资源,开通院内“绿色通道”,实现院前、院内患者救治的无缝对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等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优化了患者的诊疗流程、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费用,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及生存质量。肿瘤内科实现了化疗、放疗协同发展的良好模式,特别是自动光栅适形调强放疗及X-刀投入使用,使肿瘤放疗更加精确,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成为河南省首批、我市首家准予开展肿瘤放射治疗的定点医院。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蓬勃发展,脑部疾病治疗、急诊急救等学科特色明显,已逐步形成强势品牌,在济源卫生行业和群众心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地址:济源市沁园路100号  
    电话:0391-6612208  6838999       
    急救电话:120-转二院 6627120  

                          十年磨一剑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是市公费医疗医院,为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济源市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要求,经市长办公会议决定,1994年5月12日将市公费医疗医院划归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市卫生局进行业务指导。按照济源市城市规划统一安排,1994年11月30日将市公费医疗医院移地重建,1997年8月12日正式更名为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并在省卫生厅登记注册,1997年12月28日正式对外营业。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位于沁园路100号,占地49.8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现有职工450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开放床位300张,病区设置临床科室15个,分别是:内一科(心血管、呼吸、介入)、内二科(神经内科、内分泌、消化科)、
    内三科(肿瘤内科)外一科(普外科、腔镜科)外二科(胸外科、烧伤科)外三科(脑外科)骨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急诊科、儿科、导管室、手术室。
    拥有直线加速器、大型数字减影系统、螺旋CT、DR拍片机、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胶囊胃镜等高新设备110台。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执行物价信得过单位”、“药品质量信得过单位”等称号。是济源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济源市120急救网络成员,济源市健康体检定点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教学医院及网络会诊分中心 。是一所人才荟萃、技术先进、设备精良、服务一流、管理正规、环境优美的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医院。
    数字是最枯燥的,数字却又是最能直观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的。我们不妨耐心地来对比一下:
    十年来,二院医护人员从不足百人增加到360余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护人员从20余人增加100余人。
    十年来,二院固定资产从1000余万元增加到近亿元,其中增添医疗设备近5000万元。现已投入临床使用的有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全身螺旋CT、数字减影系统(DSA)、DR拍片系统、热CT成像系统、数字化胃肠机、四维彩超、前列腺电切镜、腹腔镜、关节镜、胶囊内镜、电子胃镜、结肠镜、体外碎石机、体内气压弹道碎石机、血液透析机、超乳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经颅多普勒诊断仪、脑电图机、红外线乳腺治疗仪、动态心电图机、多导心电图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等,其中730专家版四维彩超,1600万像素的DR拍片系统,其先进性能已超过省级医院水平,胶囊内镜全省仅有5台。
    十年来,二院有48余项医疗技术填补了济源的空白,其中,冠心病介入治疗、支架植入、射频消融等介入微创手术达到了省级先进水平。
    十年来,二院有400余篇学术论文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交流,获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0项科技成果奖。
    十年来,二院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逐渐发展壮大。
    一、人才战略
    建院之初,一片空白,千头万绪,百废待兴,究竟什么是重中之重,从哪里抓才能提纲携领呢?二院领导集体很明确地回答:人才!必须下最大的气力,迅速筑起跨世纪的医疗人才高地。
    建设一座全新的现代化医院,从硬件上讲,有钱就行,但要使这座现代化医院运行起来,得到社会的认可,却不仅是资金所能办到的,最需要的是人才,说白了,是名医。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信服名医。 
    成立之初,人才成了医院发展的“瓶颈”。培养人才,周期太长,只有招揽人才,构筑起济源的医疗人才高地,使其拥有一大批济源地区的名医,才能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院领导集体放眼全国,物色对象,选定急需的人才,不厌其烦,来回奔波,诚心诚意地邀请他们到济源来,到二院来,共同创业。
    从大城市往小城市挖人才,从大医院往一个新建的小医院请名医,而且还不是挖一两个,而是要挖一大批,可不是我们现在说得这么容易。
    现任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赵红星原是焦作市二院的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当时正是焦作二院倚重的业务骨干,工资待遇高,多次都未请来,二院领导不放弃,一次一次地去挖。二院老领导黄咏平亲自去当说客,她诚挚地对赵红星说:“我是外地人,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济源。你是济源人,就不能回去为父老乡亲们做点贡献吗?”乡情、诚意、济源的发展打动了赵红星,他义无反顾地回来了。
    济源的发展引人瞩目,二院的诚意金石为开,人才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
    构筑名医高地,首先要形成人才洼地,才能引得来人才。人才不但要引得来,更要留得住,用得好。二院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在生活待遇上给予照顾,在使用上给予信任、重用。二院用人的原则是:你是雄鹰就给你蓝天,你是蛟龙就给你大海,你能翻多大跟头就给你搭多大舞台。
    十年来,二院先后引进了30余名学科带头人,其中外地市人员所占比例超过50%。 
    在吸纳了一批在济源医学领域具有竞争实力的人才之后,二院把人才战略的重点及时地转移到培养人才的长远发展战略上来。他们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坚持拿出30万元用于人才培养,十年来,先后有百余名医护人员被派往北京解放军301医院、朝阳医院、阜外医院、友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医三院、宣武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国内知名大医院及郑大一附院、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进修学习。
    这些引进和培养的人才在各自学科的领域都做出了不同凡响的业绩,成为我市多个医学领域的带头人,自然也就成了百姓心目中的名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人才战略见效,二院在短时间内做到了群英荟萃,人才济济,星光灿烂。说起二院的名医来,为济源人民所熟悉的德高望重的黄咏平、业务副院长主任医师赵红星、党支部书记、神经内科专家田茂成、心内科主任薛瑞璐、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范志德、神经内科专家李和平、骨科主任王广超、脊柱外科主任吕志刚、眼科主任薄春民、耳鼻喉科主任许金中、脑外科主任王敏波、神经内科主任李俊玲、肿瘤内科专家聂瑞平、门诊部主任姬兰云、妇产科专家秦立兰等,大家都耳熟能详,如数家珍。
    脊柱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吕志刚从焦作矿务局中央医院招聘到二院,他和骨科的同事们经过十年的辛勤努力,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收获颇丰。十年前的济源人如果不幸身患脊柱疾病,大多需要到省城或京城辗转就医,因为脊柱外科手术风险大,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损伤神经,造成病人瘫痪。吕志刚靠着强烈的同情心,高度的责任心及过硬的脊柱手术技术的坚强支撑,一次次勇敢地迈上手术台,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痛苦。先后开展了颈椎管内长节段肿瘤的切除后路复合体原位回植术,颈椎病前路减压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术、高位颈椎管哑铃形肿瘤手术切除稳定性重建术、胸腰段椎管内肿瘤切除术。这些手术多项填补了我市脊柱外科专业的空白,部分达到省级水平。
    眼科主任薄春民从鹤壁市某医院招聘而来,他不善言词,却手灵心慧,在眼病治疗方面有独到的疗法。西水屯一患者眼球受外力打击而破裂,市多家医院都建议转省级医院治疗,但他接诊后,精心手术,视力奇迹般地恢复到0.6。有十余例延误的晚期青光眼患者在他的治疗下得以康复。他不只是在医院坐诊,更是经常下乡进校,普查各种眼疾,宣传预防眼病的知识。他主持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5年来,已为1600余例患者解除了病痛,使他们重见光明。他还承担了我市的眼病鉴定任务,很好地配合了上级部门的鉴定工作。
    二、设备战略
    古人云:“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先进的医疗设备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作用越来越大,一些过去难以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常常借助于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而不断被攻克。
    先进的医疗设备价格昂贵,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元,一个白手起家的医院,哪有资金去购置那么多的先进医疗设备?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二院分轻重缓急,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他们贷款、引资,滚动发展,逐步克服了横亘在面前的资金短缺这个难题。他们成功地争取到了外国政府贷款近3000万元,引进了一大批高科技的医疗设备。二院现有的医疗设备,多数居济源之最,即最新、最好,最准确,最先进。凭着这些先进的“武器”,二院迅速地实现了医疗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缩短了与大城市先进医疗技术的差距。如此投入巨资引进先进医疗设备的运作,不但在我市卫生系统属首家,就连周边一些地级市也属罕见,这对医院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促进,使我市群众足不出市就能享受到省级医院的检查诊断技术。
    二院针对现在心血管病人增多,做冠脉造影和支架放置必须到大医院,丧失了宝贵的抢救时间的现实,投入500余万元,引进了飞利浦大型数字减影成像系统、多导电生理记录仪、多功能监护仪等新一代高科技介入治疗设备,在我市开办了惟一的心血管介入科,率先开展了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等高难度手术。为了把这一科室打造成精品科室,确保患者的康复和安全,他们不但在投入上敢于花钱,在技术上更是精益求精,先后将6名医生送入北京朝阳医院、解放军301医院、阜外医院、宣武医院和安贞医院进修学习介入治疗技术,对介入科护士也进行了严格的专业培训。他们平时经常在科里组织病例讨论,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相互之间切磋、交流,做到了在诊疗技术上的万无一失。十年来,每年开展的介入手术均超过150余例,使我市心血管急诊病人得到了及时抢救,大大降低了死亡率。70岁的轵城镇老干部崔某某忽然胸闷、胸痛,被急诊送入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在来不及办理入院手续的情况下,薛瑞璐主任立即对其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手术,老人家一个星期就康复出院了。出院后他逢人便说:“太神奇了,二院精心打造的心血管介入科,的确为济源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2007年10月,承留镇孔某上夜班时突发胸痛、胸闷,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持续半小时不能缓解,急来二院就诊。刚到心内科病房,突然昏迷、抽搐、室颤,心内科医护人员立即给予电击除颤及药物治疗,患者意识清醒,心跳恢复正常后,短短30分钟内又发生5次心跳骤停,均被抢救成功。给予急诊介入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又发生两次心跳骤停,医护人员边抢救边手术,一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后,患者胸痛、胸闷症状立即消失,五天后康复出院。出院时,孔某拉着心内科薛瑞璐主任的手激动地说:“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脑外科借助于数字减影成像系统、飞利浦双排螺旋CT等先进设备,开展了颅脑损伤、颅脑肿瘤、脑血管造影、脑动脉瘤介入栓塞等高难度手术。有一患者脑膜瘤大到直径8厘米,这是我市所发现的最大体积的脑膜瘤,由于脑膜处血管集中,手术易导致大出血,危险性很高。患者曾到省城某家医院,因风险大未能手术,慕名来到二院后,脑外科王敏波主任亲自主刀,成功地为他作了切除术。轵城有个卖烧饼的个体户,三年前因突发脑出血导致瘫痪,经二院治疗后,走路出院,回去重操旧业。今年再度脑出血,双瞳孔散大,生命垂危,又经二院抢救,出院后又能自谋职业了。这样的医学奇迹,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患者两次为脑外科送去感谢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引进了优秀人才,加上先进的医疗设备,二院插上了腾飞的双翼,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短短十年内填补了一项又一项我市医疗技术空白。 
    三、白衣红心
    二院的领导集体坚定地认为: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实行人道主义,追求优质服务是每个医护人员高尚医德的集中表现。从建院之初,他们就始终不渝地进行医德医风教育,要求医护人员视病人如亲人,以抢救病人生命为已任。持之以恒地严格医院管理,抓好优质服务。他们给全院每个职工一本《全员全岗全程优质服务规范》的必读小册子,将上至院领导,下至清洁工每位员工的每一言行都规定在案,规范成册,它成了二院人头上的“紧箍咒”。
    市二院在全市率先开通“生命绿色通道”,通过与“110”“120”联网互动,挽救生命,分秒必争,做到有患必接,有险必抢,有难必帮,有求必应;对危重病人必须先抢救,先手术,先治疗,先用药,后收费,做到病人满意,家属满意,社会满意。
    他们强化全院急诊网络建设,只要有危重病人,一声令下,无论医护人员在什么地方,必须立即返回医院投入抢救工作。二院的救护车绿灯闪烁,风驰电掣,把一个个伤员和病人接到医院。十年来,平均每年接收急诊患者均在2000人次以上,没有发生过一例因病人未缴费而拒载、拒绝抢救的事件;十年来,二院因此而留下了近百万元的永远也没人来结的欠费,但他们并不因此而后悔,因为他们忠实履行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天职。
    18岁的范某某因车祸脑干损伤、脑挫裂伤、膀胱破裂、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昏迷了41天,二院人硬是把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2007年夏天,东添浆村农民石某某左手拇指被三角带卷进去,扭转、撕烂,拉断下来,拇指从手掌边粉碎性断裂,皮肉搅烂,有2—3厘米长的肌肉、血管、神经成了碎末。对于再植,连他自己都不抱希望了,只是要求把手掌上露出的白骨截去。他从另一家医院迅速转到二院后,接诊的骨科主治医师刘梅在显微镜下精心手术近4个小时,硬是给他接好了。两个月后,他对前来随访的刘梅医师说:“我的伤指恢复后干活一点都不碍事了,你是妙手真情保全了我的手啊!”
    有一年春节,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发生,二院人闻讯而动,医护人员在残雪覆盖的太行山上,下到荆棘丛生,乱石滚滚的深沟中,把7位重伤员抬上救护车,接到医院。正是大年初三,二院人顾不上和来访的亲友寒喧,或者放下刚举起的酒杯,全部及时投入了抢救,很好地完成了救护任务,受到了省卫生厅领导的表扬。
    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每天都在二院发生着;一封封红色的感谢信函,时常张贴在二院大厅入口处;一句句感激医生的肺腑之言,常常在患者和家属的口中传颂。这些鲜活事例、感谢信函、肺腑之言,汇成人们对二院的呕歌,不断地传播、传播……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二院的白衣天使们是生命的守护者,他们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无私地奉献,这种执著,这种追求,这种奉献,远不是这支拙笔所能描述、反映出来的。
    四、科学发展
    他们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本,以医护人员为本,全力构筑和谐的干群关系和医患关系。近年来,医院拿出百余万元为全体员工缴纳了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在卫生系统率先为医院职工调整了工资。这些问题的逐步合理解决,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二院大局稳定,风正气顺,各项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
    他们继续深入地抓好医德教育,拓展优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他们提出“服务就是发展,服务与技术同等重要”的理念,自查自纠,建章立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对被投诉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坚决的处理。他们提出了变“让患者满意”为“让患者感动”的口号。为方便病人就医,改进服务流程,他们提出对各种辅助检查实行限时服务,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对残疾人、行动不便患者提供陪诊、陪检查、代交费、代取药、送住院等服务。
    他们继续发挥人才战略,加大外出进修学习和院内继续教育的力度,以期通过多种形式教育,达到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目的,为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资源储备。他们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定了教学医院及网络远程会诊协议,远程网络会诊开通后,学术交流将更加便捷,更加方便病人就医,解决了患者疑难病症外出就医不便的困难,使患者就近即可接受全省名医、专家的会诊。与此同时,他们与多家乡级医院达成协议,由二院定期派有专长的医疗技术人员下去开展查房、手术、教学等活动,对开展共同合作、双向转诊及形象宣传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他们为了集中发挥现有优良设备的优势,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方便患者就诊,建起了我市唯一一家高标准的影像放疗楼,将所有X光机、CT、放疗设备集于一体办公。他们为医院今后的发展着想,多方筹集资金,拟建一座16层高,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综合病房大楼。他们在邀请设计单位设计中,公开设计方案,在全院医护人员中开诸葛亮会,广泛讨论,听取意见,对图纸进行了10余次大的修改,以使其更合理,更富有人性化。
    他们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医院管理,想方设法将运行成本降下来,使患者从中受益。对临床用药进行严格监管,能用国产的药,就不用进口的药;能用简单的药,就不用复杂的药;能用便宜的药,就不用昂贵的药;严禁滥检查、滥开大处方、滥收费,对以上违规行为给予了坚决处理。对急性阑尾炎、腹股沟斜疝、白内障、顺产、剖腹产、子宫肌瘤、胆结石等10种常见病进行限价治疗,大大降低了群众的医疗费用。他们到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学习创办平价医院的经验,规划在医院设立平价药店,让利于患者。
    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全体干部职工感谢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厚爱,感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感谢兄弟医院、社会各界的支持信赖,在今后的工作中,二院人将不断努力,上下求索,以更高超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更优惠的价格回报社会,为济源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医院十五年发展纪实

    1997年12月28日,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成立了。
    弹指一挥间,迄今已十五年了。
    十五年风雨,十五年艰辛,十五年奋斗,十五年辉煌。
    2007年12月28日,在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庆祝建院十周年之际,本报曾发表长篇报告文学《十年一剑》,详实地记录了二院十年间的发展历程。时间又走过了五年,二院人又用自己的务实肯干,续写着新的篇章。 
                          管理篇
    2008年5月,新的一届班子上任了。
    他们传承着一任又一任领导班子精细化管理的治院理念,抓管理更是从严要求,从细节着手;从关心医护人员处用心,狠抓落实,一抓到底。在全院职工的支持下,院领导班子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奋进绘蓝图。
    他们要求各临床科室要围绕学科发展主题,理清思路,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以规模取效益的经营方式,从强化科室特色、规范科室业务范围、提高住院质量、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加快床位周转、合理使用床位、实现高效运转上下功夫。
    他们持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在门诊大厅对所有药品和医疗收费项目及价格实行明码标价,设立举报电话和意见箱,严格实行“一日清单”制,把医院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不断提高医院工作透明度。
    狠抓医疗核心制度落实。重点是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全院每季度召开一次医疗质量专题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分析,督促改进。严格执行《河南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实施细则》,提高病历内涵质量。2011年,在市卫生局组织的病历质量检查评比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医院管理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构建良好的和谐医患关系。薛继东院长提出了“医患互信,和谐共赢,共谋健康”的服务理念。一切从患者出发,一切为患者着想,树立“以患者为本”的人文情怀,创新地为患者做好服务。
    医院规定:全院职工每天早上提前10分钟到岗。他们说:“宁可我们等看病的群众,也不能让群众等我们!”
    医院从硬件着手,不断优化服务环境与服务流程。安装了全市首台无障碍升降平台,在全院增设了走廊扶手、防滑垫、微波炉等便民服务设施,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规范了门诊病人、医保病人、低保病人、铁路医保病人就诊流程指向牌,完善各种标识、引导牌和线路图,方便患者就医问诊。
    为有效减少农民看病报销环节,方便参合农民就医,让农民看病就医不再“跑断腿”,在为参合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时,责任护士向参合患者发放新农合有关宣传资料,履行告知义务。对急诊危重病人开通生命绿色通道,先抢救、先手术、先检查、先用药、后交费,为抢救生命争分夺秒。门诊大厅、诊室及住院病房粉饰装修一新,院区环境进一步美化、亮化、净化,就医环境更加温馨舒适。
    医院实行首问首诊负责制,即第一个接诊的医生要对患者的整个医疗过程负责到底,不得推诿扯皮。各科室坚持集体查房,值班医生坚持每天两次查房;实行患者入院时,检查治疗时,实施各种创伤性操作时,病情变化时,出院时的“五谈话”、“五沟通”制度;主管医生必须对所有经治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包括信访、电话及家访。 
    坚持科技兴医,人才兴院战略。为建设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懂管理、能科研、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梯队,切实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和医疗质量的可持续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他们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医院每年都要召开科技创新奖励大会,重奖为医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为每位研究生补助3万元的安家费,吸引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人才,大胆放手,委以重任;对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在职教育,加速知识更新。
    十五年间,二院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逐渐发展壮大。尤其是近五年来,这种变化更为显著。今年和2008年相比,门诊人数由86400余人增长到157300余人,增长了82%;住院人数由5055人次增长到8760人次,增长了73%;外科及介入手术例数增长到2425例,增长了74%。
    历经十五年的发展,二院已发展为集医疗、预防保健、急救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现开放床位272张、设置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10个、职能科室8个。现有职工41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43人,中、高级职称11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4%;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济源市拔尖人才2人;济源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
    二院为济源人民的健康作出的贡献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肯定,也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先后荣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省医院创新管理先进单位”、“全省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优秀单位”、“全市巩固城市创建成果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院长薛继东因工作业绩突出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院长”。  
                          创新篇
    我市各主要医院之间相互比发展、比医术、比服务、比惠民,形成了竞争格局。二院是后起之秀,怎样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是医院领导一直不懈探索的课题。
    二院领导班子多方考察、多方论证,结合二院实际,提出了“大特色,小综合”的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今后医院的发展方向就是瞄准“前瞻性强、技术性高、疗效确实”的重点学科,不断在人才引进、设备投入、资金补助上给予倾斜,全力打造“心血管病治疗、脑部疾病治疗、微创外科治疗、肿瘤疾病治疗、急诊急救建设”五大品牌学科,使之成为“济源一流、省内知名、辐射周边”的特色医疗重点专科,创出二院的品牌。
    二院干部职工用创新精神去探索,用医德医术去铸造的这五大品牌已初见成效。
    心内科成立10年来,共完成各类心脏病介入手术4000余例,其中2012年就完成650余例,挽救了众多危重心血管病人的生命,绝大部分介入手术为本院医生单独完成。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房颤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先心病封堵术、急性心梗血栓抽吸术等多项新技术填补了我市空白,部分技术达到省级水平。2008年经省卫生厅专家组考核、心内科主任薛瑞璐成为我省首批118名能独立开展心脏介入手术的执业医师之一,多次应邀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并担任嘉宾主持。他本人先后获得济源市职工技术能手、十佳技工之星、济源市第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济源市第十二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2012年9月他主持的《血栓抽吸在急性心肌梗塞急诊PCI治疗中的技术研究》项目荣获省级科技成果。
    医院投巨资为心内科购置了大型血管造影机、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心脏彩超等高新设备,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心内科的发展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二院的知名度。
    微创治疗是近年来医学领域迅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治疗手段,代表着医学发展的新方向。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治疗具有伤口小、瘢痕细、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医院选派人员及时地学习、掌握和应用这项新技术,在我市率先开展了微创治疗技术。过去需要开刀的食管癌、肺癌、胆结石、阑尾炎、宫外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等疾病,现在在胸腔镜、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下只需打几个小孔,就能有效地切除病变部位,病人创伤小了,痛苦少了、康复快了。随着微创技术的开展和普及,到二院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
    胸外科主任李庆军开展的贲门癌切除+小肠间植术,确保患者在术后胃液不会返流,解决了一个较大的医学难题;普外科主任王向征是我省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内镜组委员,群众都称他是我市的腔镜专家;妇产科主任张静带领科室人员追求微创治疗新理念,不断开展新技术,目前妇科疾病腔镜治疗率已达90%以上,2010年妇产科被评为我市“巾帼文明示范岗”。
    脑部疾病对人体健康危害大,其治疗的难度也大。医院的神经内科和脑外科通力合作,协作攻关。神经内科主任李俊玲把“做一名患者满意的医生”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努力钻研医术、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被评为我市2011年度“十佳医务工作者”,2012年又被选举为市政协委员。脑外科主任王敏波善于学习新知识,追求“人无我能,人有我精”的医学境界,参与编写并出版了《实用外科手术学》,他带领全科人员完成了我市首例脑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介入治疗、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畸形切除、神经干细胞移植、巨大矢状窦旁脑膜瘤切除等手术。
    医院肿瘤内科实现了放疗、化疗协同发展的良好模式,特别是放疗科2009年成立以来,医院安排多名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目前放疗医师、物理师、技师等人员配备合理,各司其职。2011年在普放的基础上又在我市率先开展了自动光栅适形调强放疗及X-刀疗,使肿瘤放疗更加精确,疗效明显提高。2012年11月顺利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肿瘤放疗技术准入验收。 
    二院的“急诊急救”是全市人民生命的守护神。团队有30余名医护人员,他们身着全省统一的橄榄色制服,时刻准备与死神赛跑,冲锋于事故第一线。他们是一支“钢铁”之师,24小时值班,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没有酷暑与寒冬之别,城区与山村一样,只要120电话响起,他们就随时出发。每天出车15次左右,全年出车3000多次,位居全市之首,急诊病人抢救成功率在95 %以上,6·22小浪底沉船,寺郎腰连环车祸,某水处理厂毒气中毒……一起起重大的事故,二院急救都是主力军。
    急诊科3辆救护车上均配备有除颤仪、心电图机、呼吸机、心肺复苏机等急救设施。其中车载除颤仪为院前有效的抢救提供了充分的保证。2009年12月4日,在“三八岗”发现一个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正是通过车载除颤及时的“电击”,后期支架置入,病人完全康复,真正实现“起死回生”,这样的病例很多很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二院急诊科先后获得了河南省“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岗”“院前急救比赛”第二名多项荣誉称号,并作为市代表队的主要成员参加了全省急救比武,参赛人员及团体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服务篇
    二院广大医护人员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去理解患者、关爱患者,实行服务模式的创新,把服务做好、做细,把服务不断推向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方面。
    在全院各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各科室都配备了洗脸盆、毛巾、香皂,护士给病人洗头、泡脚、擦浴,改变了病人的卫生状况,病房的环境也大有改观。
    今年3月的一天,民政部门送来一位左足急性感染的流浪者,衣衫褴褛,满身污垢,气味刺鼻。护士们给他进行了卫生处置,还给他刮了胡须,换上了新衣,每天又为他打饭。五天后他该出院了,他却不想走了。
    去年冬天,有一位60多岁的牙龈癌患者在这住院,护士们的精心照料,感动得病人的儿子无地自容,他的舅舅也趁机教训他说:“你们这些当儿子的,真该好好向护士们学习,护士们能做到的,你们再没有理由做不到了!”
    妇产科的护士们对初产妇介绍喂养知识,还一遍遍地做示范。一位产妇生下了黄疸新生儿。新生儿送到儿科治疗,产妇在妇产科住院。产妇挂念儿子,护士们就不时地往儿科跑,把儿子的情况及时报告给产妇。
    服务的拓展并不局限在为病人搞个人卫生上,护士们在护理全程中和病人谈心、沟通,真心交朋友。她们边护理,边拉家常,在情感上消除和病人的心理距离;她们不厌其烦地介绍护理、康复的知识,把关怀送到病人的心中。
    有位十八岁就患了癌症的女患者,和疾病拼搏了多年,结婚、成家、生子。现在年近三十岁了,癌症复发,且癌细胞全身转移,每天靠止痛针维持生命。护士们和她姐妹相称,为她尽其所能地给予临终关怀。她让妹妹把护士们都喊到床前,说:“我住过许多大医院,就数你们对我好。你们就是我的亲人,这里就是我的家。我来日不多了,怎么回报你们呢?我的好姐妹们。”护士们说:“我们是姐妹,这一切都是我们该做的。姐妹们还要回报吗?只要你好受一点,过好每一天,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今年9月中旬,外一科在一天内先后做了两台胃癌切除手术。病人术后护理工作非常大,最重要的一个并发症是术后肺不张,最难做的就是肺功能的恢复问题,它需要病人忍受疼痛,尽力咳嗽、排痰。由于刀口疼痛,病人就不愿咳嗽。每天大多数的时间,护士都在病房给他俩指导、鼓励咳嗽。术后第三天的晚上,护士雒明月值夜班,她就想了个好主意,在他们之间来个“吹气球比赛”,一开始他们仍然不配合,吹的气球很小。护士就分别耐心的给他们讲解,并对他们吹的气球进行比较,她们把这个甲病人吹的气球拿给另一个病房的乙病人看,再把乙病人吹的气球拿给甲病人看。如此反复比赛,还真的激起了两个病人的斗志,互不示弱,吹的气球一个比一个大。促进了肺不张的恢复,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更好地护理患者,护士们搞起了“小发明”。输液时保护患者的静脉留置针是胶布和贴膜保护的,容易松动和脱落。针对这一问题,她们搞起了发明革新,经多种材料的比对试验,用弹力绷带固定保护,使用时间长、透气性强、固定效果好,且价格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病人手术时一般是不穿衣服的,出了手术室都会感到冷。医院给每个科室购置了5个热水袋,在病人出手术室前放到病人的被窝里。
    他们有辛苦,更有委屈。今年7月29日凌晨1时,急诊科护士为一名醉酒患者擦净身上的血迹,在给他包扎时,患者又发酒疯,抓起污染的手术剪刺向护士面部,险些伤及眼球,直至派出所的民警赶到后才控制住现场混乱场面。多少次面对酒后滋事的患者,多少次面对无赖的纠缠……但他们忍辱负重,尽职尽责。
    有多少醉酒病人不省人事,他们的呕吐物、排泄物被医护人员给以清理;有多少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这里得到医疗的同时得到端水送饭的温暖;有多少无主的危重病人在第一时间进入“绿色通道”,先行抢救、检查、住院。他们用双手奏响了一曲又一曲拯救生命的赞歌。 
                          惠民篇
    医院的发展是以服务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终极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是二院人的不懈追求。为此他们不断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措施。
    要治好病,又要降低医疗费用,让患者少花钱。他们在合理用药、合理检查、降低次均住院费用上下真功夫,严格执行基本药物目录使用比例,认真开展药品“双十”监督制度,每月进行通报,对部分异常增量品种采取停药和限制使用措施,把医院的药占比控制在规定合理范围内。
    为了最大程度的让利于患者,医院对急性阑尾炎、腹股沟斜疝、剖腹产、子宫肌瘤、超乳治疗白内障、腹腔镜治疗胆结石、脑梗塞、冠心病支架植入等10余种常见疾病执行限价承诺。
    强化导医导诊培训,主动提供便民服务。二院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为门诊、急诊、住院患者提供咨询引导服务,征求患者意见,改进服务流程。并推出了“值班院领导及中干带班”制度,明确当日行政值班院领导及中干带队负责,为临床一线和就诊患者解决实际困难。为确保服务效果,院办还不定期地进行巡查,督导窗口科室优质服务、志愿者在岗等情况,发现问题现场予以协调处理,及时改进工作。
    畅通患者投诉渠道,听取患者意见建议。建立健全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在院班子会和院中层干部周会上进行通报。投诉处理率、处理记录率、限期投诉回复率均达到100%,对不负责任造成投诉的医务人员实行责任追究。
    他们大力实施临床路径工作。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要求,认真落实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选择了11个专业32个病种作为临床路径试点。临床路径管理指导评价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对全院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效果和变异退出路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2012年入径率达99.4%。在2012年“三好一满意”暨十大指标监管检查活动中该项工作得到了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高度赞扬。医院将健康体检工作当作一项重要服务项目来抓,高标准建设了体检中心。他们引进软件系统,率先在济源市乃至周边地区开展了体检结果网络查询功能,体检第二天就可以在二院网站上完整的查到自己的体检报告了,非常方便和人性化,并且较高程度保护了个人隐私。
    针对在体检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健康隐患,他们组织医生深入机关、学校、企业进行健康讲座。市检察院老干部在体检中查出有部分人血糖有不同程度增高的问题,医院组织高年资医生两次到检察院举办健康讲座,系统讲解了糖尿病的形成、原因、预防、治疗、饮食和锻炼等知识。针对市教育局女员工多的特点,妇产科的医护人员到教育局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关爱生殖健康,远离妇科疾病” 的专题讲座。医院急诊科医生到济源车务段举办了一场“危急关头,科学施教,防患未然,呵护生命”的急救知识讲座,对 100余名职工进行心肺复苏现场培训,有效提高了大家的急救素质与技能。 
    随着就诊车辆的增多,二院停车位出现了紧张。医院立即规定职工私家车只能停在后院,将前院最便捷的停车位让给患者使用,有效地解决了前来就医患者和患者亲朋的停车难问题。防病胜于治病。惠民就要提高人民群众的保健意识,防患于未然。二院坚持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抽调医务人员定期举办健康大讲堂。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中老年朋友的健康。医院每年都要开展“医患同携手,呵护心健康” 冠心病健康知识讲座。心内科医生深入浅出地分析和讲解冠心病基本知识、支架手术前后注意事项、术后如何避免再次发生心肌梗死以及冠心病患者生活康复和运动锻炼指导等方面的知识。今年共举办健康大讲堂28次。次。
    医院还经常组织医生上山下乡,为农民进行义诊,把健康送到农家庭院。今年,他们先后到克井镇水运村、邵原镇北寨村、下冶镇下冶村等农村进行了义诊及健康咨询,并给予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
    忆往昔,岁月峥嵘,绘蓝图,再谋发展。在建院十五周年到来之际,二院人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下一阶段发展的宏伟蓝图……五年、十年、十五年之后的二院能发展如何?谁也不能准确预测,却可以充满期待!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9-2010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All Rright Reserved 豫ICP备11006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