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17998587位访问者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医院简介
医院新闻
科室介绍
设备简介
专家介绍
疾病预防
医院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疾病预防
【2024健康科普32】让心脏重归正常律动
发布时间:
2024/12/27
阅读次数:
1016次
-----------------------------------------------------------------------------------------------------------------------------------------------
在我院的心内科病房里,住着一位和蔼的老人李爷爷。他的心脏有时会调皮地“偷懒”,跳动得很缓慢,让他常常感到头晕乏力,心脏的跳动失去了往日的规律。医生为李爷爷植入了起搏器,这颗小小的装置,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时刻守护着他的心脏。
李爷爷刚植入起搏器时,有些小心翼翼,不敢大幅度活动。小张护士耐心地给他解释:“李爷爷,您可以适当活动活动手臂,但要避免过度高举或者用力拉扯。平常散散步也是很不错的。”在小张护士的鼓励下,李爷爷开始慢慢增加活动量。过了些日子,李爷爷准备出院了。小张护士又反复叮嘱他:“李爷爷,您回家后还是要注意休息,不能太累。起搏器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您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来医院复查,一般每 3 - 6 个月就要来一次哦。如果感觉到心悸、胸闷或者头晕,一定要马上来医院。”起搏器的电池寿命通常在 5 - 10 年左右,定期复查可以及时了解起搏器的电量、电极状态以及心脏功能的变化。
那起搏器究竟是如何工作,又能为患者带来哪些改变呢?
起搏器是一种精巧的电子装置,主要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两部分组成。脉冲发生器如同一个小型的“司令部”,它能够产生微小的电脉冲;电极导线则像“通信兵”,负责将电脉冲传输到心脏的特定部位。当心脏自身的起搏细胞功能出现障碍,心跳过慢或出现传导阻滞时,起搏器就会按照设定好的程序,适时地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的心肌细胞,从而引发心脏有规律地收缩,确保心脏能够持续规律地泵血,维持身体各器官的血液灌注。
起搏器植入的适应症较为广泛。对于一些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他们的窦房结不能正常地发放电信号来驱动心脏跳动,导致心跳过缓,频繁出现头晕、黑蒙甚至晕厥等,起搏器可以及时弥补窦房结功能的缺失,避免因心跳过慢而引发的危险状况。还有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心脏电信号在传导过程中受阻,无法顺利地在心脏各个部位传递,起搏器能绕过阻滞部位,直接将电脉冲传至心肌,保证心脏的正常节律。
在接受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能得到改善。许多原本因心跳过缓而活动受限、精神萎靡的人,在起搏器的帮助下,能够重新恢复活力,进行日常的散步、购物等活动,甚至可以参与一些适度的体育锻炼。他们不再时刻担忧心脏突然“罢工”,能够更加从容地享受生活。
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要尽量避免靠近强磁场环境,如磁共振成像(MRI)设备(除非是专门的抗核磁起搏器)、大型变电站等,因为强磁场可能会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在使用一些电子设备时,如手机,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通常建议在 15 厘米以上。另外,术后患者可以进行正常的肢体活动,但在短期内应避免剧烈的上肢运动,防止起搏器电极移位。
然而,起搏器植入并非一劳永逸。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医生会通过专门的设备检查起搏器的各项参数,如电池电量、起搏阈值、感知功能等,确保起搏器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一般来说,在术后的早期,随访会较为频繁,随着时间推移,如果起搏器工作稳定,随访的间隔可以适当延长。
起搏器的护理,是一场爱心与责任的守护之旅。无论是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还是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都能让这颗小小的心脏起搏器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内一科:常艳丽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9-2010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All Rright Reserved
豫ICP备11006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