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20880885位访问者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医院简介
医院新闻
科室介绍
设备简介
专家介绍
疾病预防
医院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疾病预防
你以为的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病?可能他是90后!
发布时间:
2025/10/11
阅读次数:
44次
-----------------------------------------------------------------------------------------------------------------------------------------------
近期心内科收住一位34岁男性患者,以“持续性胸骨后疼痛伴咽痛、出汗4小时”急诊入院,自认为是“感冒”休息后会缓解,反而胸痛越来越重,才引起重视,来医院就诊,查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冠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99%急性闭塞,植入冠脉支架后右冠状动脉血流通畅后缓解。
看着他入院时疼得满头大汗、面色苍白,到缓解后侃侃而谈、谈笑风生,很难想象是同一个人。查房时,他一直很迷惑的问医生:“我昨天是不是不来医院就危险了?我咋会得心梗呢?这病不都是老年人才得吗?……”看着他,170cm身高,100kg体重,多年高血压未控制,并且经常熬夜,还长期吸烟,再看化验单血脂还明显高,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早发急性心肌梗死了。总以为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的专利,跟自己很难扯上关系。其实,年轻人,也要提高警惕,增强健康意识,关键时刻能早到医院,说不定还能救自己一命呢。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分型中的其中一种类型,严重时可猝死。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近年来我国的心梗患病率逐年升高,而且趋向于年轻化,为减少或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一级预防可延缓或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何为一级预防呢?
针对未患病者采取的预防措施,指在冠心病发生之前,通过控制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临床事件发生风险的预防措施。
怎样做到一级预防呢?
主要是对生活方式的干预和危险因素的控制。
一、平衡膳食 建议每日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鱼、禽、蛋、瘦肉120-200g(其中蛋类40-50g,相当于1个鸡蛋 ),奶类300g,食盐控制在6g以内。
二、身体活动 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脂类物质消耗,减少脂类物质在血管内沉积。建议成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min高强度身体活动。推荐运动项目有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游泳等。
三、控制体重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
评价的标准:体重指数≥ 24 为超重, ≥ 28为肥胖 。
腰围简易评价方法: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腰围增大,患冠心病的危险增大。
四、戒烟 吸烟可使冠状动脉病变加重,易诱发再次心肌梗死。
五、限制饮酒 过量饮酒增加死亡及心血管病风险。成年男性一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g。
六、保持健康睡眠及良好的心理状态 每日保持7-8h充足睡眠时间的人群心血管病风险明显降低。
七、控制血压 降压的目标为130/80 mmHg以下,基本目标为140/90 mmHg以下。
八、控制血糖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7.0%,同时注意避免低血糖。
九、血脂管理 对于普通人群,建议<40岁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40岁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血脂检测。
对于危险因素多的年轻患者,应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规律的进行运动。心血管疾病不是“突然发生”,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今天的生活方式,决定未来的心脏健康,一级预防的核心就是在疾病发生前主动干预,避免悲剧上演。
心内科:李芳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9-2010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All Rright Reserved
豫ICP备11006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