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主任医师李永军-----“拖延症”的门诊
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
忙碌,是骨科医生的常态。骨科门诊里,每位医护工作人员都是小跑着,查房的、换药的、送检的……“不是在手术台上,就是在赶往手术室的路上。”用这句话来概括骨科医生工作的日常,似乎一点也不为过。
一个医生的医术好不好,一个患者说了不算,但如果这个患者带着他的亲朋好友都来找他看病,说明这位医生的医术肯定“不会差”、“信得过”。李永军就是这样一位在患者和同事那里口口相传的“信得过”的医生。

作为市二院的工会主席,李永军平时有很多行政事务要忙,完全可以不坐诊,但是他却放不下患者,坚持每周二、周四坐诊。每到李永军坐诊的时间,骨科门诊室内都是人满为患。
这天李主席的妈妈因手部受伤到门诊治疗,来到骨科门口被一群人挡住了去路,全都是慕名来找李主席看病的人。李永军主席“小针刀”治疗骨科方面的病症,那是杠杠的!发现儿子在忙,李妈妈就主动在一旁等候,因手上包裹的纱布已被浸透不好取下来,就用生理盐水先在旁边儿泡着,一边泡一边等着李主席。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李妈妈根本找不到机会跟儿子说话,只能听见儿子跟患者不断交谈的声音。
好不容易人散了,发现已经快到中午了,李妈妈的纱布也早已经取掉,李主席就开始给李妈妈治疗,打针的时候护士看到李妈妈在悄悄抹眼泪,她说她一直知道李主席工作忙,但不知道会这么忙。平常除了正常的上班时间,回家还要看书学习,让他多休息也不听。

李主席的门诊,除了网上预约的一二十个,再加上正常的平诊,一早上都有40多个,甚至50多个。这么多患者里做治疗的,最少也有二三十个人,甚至更多。所以经常下班都快赶上别人上班了,李妈妈这也是心疼啊!
工作日门诊下班晚,这对李永军来说已经是“基本操作”。他总是站在患者角度为患者着想,上午的门诊熬到下午1、2点还没吃上饭是家常便饭。
作为一个骨科医生,李主席整天和形形色色的患者打交道,见过太多的大喜大悲,其实对很多事早已麻木。但每当看到那些因伤痛而失去希望的人们,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
医者仁心,有付出就有回报!李主席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使得二院骨科获得了良好的赞誉,患者及家属对二院、对李主席都是一致的赞誉。
“对于医生来说,也许这个患者只是你救治过的成千上万患者中的一个;但对于患者来说,你可能是他一生命运的转折者。”相信,这就是作为一名医生的职业道德吧!
天南地北,寒暑往复,李永军主席一直都在骨科的前沿奋斗着,这种"大医精诚"的情怀与坚守,正是济源二院医护团队的真实写照。
宣传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