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
凌晨四点,天南海北的正做着美梦,电话铃骤响,立刻惊醒,这个时候来电话不用看就知道有事了。 主任来电:“急诊!” “好的!” 简短的四个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已经全部明了,不需要过多的语言。立马睡意全无,穿衣起床。急诊就是命令,拼的是速度和效率,靠的是扎实娴熟的技术。 室外温度已经在零下三四度,突然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温差太大,禁不住打个寒颤,把自己蜷缩进羽绒服里,赶紧上车。寂静的大街空无一人,一路绿灯,真的是很给力。 15分钟后,手术室里,大家各司其职,搭档备台,我配备抢救药品,连接氧气,除颤仪电极板涂上耦合剂,急性心梗,不得大意,要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与此同时要把病人体重、既往有无出血病史,溃疡史,近期有无手术史,过敏史,口服了哪种双抗都问清楚,未雨绸缪,这些信息对一会儿用药很重要,需要提前了解。医生忙着消毒,铺单,穿刺,连接有创血压监测,手术开始。 42岁的年轻患者,体重偏胖,平时爱抽烟,喝酒。造影结束,前降支闭塞,需要立即开通,年轻的妻子在手术室外轻轻地抽泣,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她茫然失措,签字的手不停的颤抖。但是她很坚强,她说:“我相信你们的心内科,所以才舍近求远来了二院,他肯定会没事的。” 准备介入材料,开通血管,导管到位,导丝通过闭塞部位。患者出现再灌注后的不适症状,开始紧张不安起来,质疑自己血管通了怎么还会难受。人在此时此刻是最无助的,我分明看到了他含在眼眶的泪,大概是想到了自己年迈的双亲,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吧。轻轻地擦掉他额头的汗珠,告诉他这是血管再通以后的反应,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好。他点点头,表示理解,大约10分钟,症状好转,可能是太累,他睡着了,竟然发出了轻轻的呼噜声。 药物球囊扩张后手术结束 ,门外焦急等待的妻子长长舒了口气,一个劲儿地说着:“谢谢大家,我就知道来二院没错,这里有技术最好、最负责任的医护人员,对于他来说,这是最安全的地方。”她的话让我暖暖的感动了好半天,我们应该谢谢患者和家属这样的信任和支持。 收拾完毕,天已蒙蒙亮,回家路上,街边的不翻摊、早餐店已经开始营业,环卫工人已经把我们的城市打扫干净,沁人心脾的人间烟火气息扑面而来,瞬间不冷了。感觉自己就像是个小太阳,寒风刺骨的冬天也能活出热气腾腾的感觉! 导管室:成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