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中老年人因TA住院,五官科医生建议这样做!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万物复苏,草长莺飞
可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
有一种疾病却处于高发期
TA就是耳聋
且多发于中老年群体
李女士在和儿媳妇一起吃饭
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妈,你吃饭了没?”
“我可没做面膜,你以后也别做面膜了,你看看我,不做面膜,这皮肤不是还是这么好?”
啥?这个回答让儿媳很吃惊,再问两句,发现李女士的回答完全不着边。
“妈,你的耳朵出问题了吧。”说罢,儿媳叫上家里人一起把李女士带来医院看病。到济源二院五官科后,得知其为突发性听力下降。治疗及时的话,李女士的听力或许有挽救的可能。
无独有偶,五官科病房里还住了位55岁的秦先生,他左耳丧失听力多年,只能靠着右耳简单地辨认声音。由于只有单侧听力,他经常出现定位不准的情况,听到了声音,却无法辨别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那天他突然感到自己听东西不真切了,面前的人明明就在说话,可自己听到的声音非常小。同时,他感觉自己说话已经非常大声了,可旁边的人却说听不清自己的话。
他意识到自己的听力出问题了,立即来到济源二院五官科治疗。
五官科医生王真介绍,春天,是听力出现问题的高发期,尤其是对于那些原本听力水平就偏低的群众,春天会出现听力严重下降的情况。而这些患者往往不自知,自己听得不真切,便开始用想当然地理解内容,通常是在与人交流过程中闹了笑话,才发现病情。同时,耳鸣患者也有增多趋势,有些群众会反映耳朵经常嗡嗡响,甚至有“耳背”现象的出现。
按照中医理论,春天万物生发,是养肝的好时机。耳朵疏肝,肝阴虚的人到春天容易出现耳聋,肝阳亢的人到春天容易出现眩晕。此外,“伤春悲秋”也是常有现象,所以建议平时应注意调节身心,天气晴朗时多外出踏青郊游,放松心情,不要周末宅在家里“充耳不闻窗外事”。
2022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本次爱耳日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对于中老年人,王真建议一年进行一次听力筛查,这样可以及早发现听力的轻微下降等情况,早干预,早治疗。因为听力下降一旦发生,尤其是突发性耳聋等,即便治疗后效果较好,也无法完完全全和发病前一样,听力多少会有一些影响。上面介绍的李女士和秦先生,由于发现得及时,治疗后听力恢复得较好。
办公室:赵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