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只为您——带您看看疫情之下的检验人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核酸检测”四个字与民众的生活密不可分核酸检测报告中“阴性”字样不仅是一张通行证更是一颗“定心丸”而它的背后是无数检验人不分昼夜的战斗他们用细致和耐心坚持在实验室用每天“白+黑”的默默付出守护着我们的绿码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疫情防控不容松懈。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出具核酸检测报告,我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全副武装”,通宵达旦,全力以赴完成常规的门急诊、住院患者、陪护和院内职工的“应检尽检 ”,以及社会上来院的 “愿检尽检” 核酸检测任务工作。实验室内,“全副武装”的白色身影在紧张忙碌着,不分昼夜,殚精竭虑,为疫情防控筑牢坚固的防线。 农历1月14、15、16是济源市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统一开学的日子,而开学需要学生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的报告,这意味着检验科的工作量将成倍增加。此时,除了本院核酸检测外,医院还抽调工作人员到文化城设置核酸采样点,方便学生核酸检测。检验科成鹏作为抽调人员之一,白天他需要到文化城服务采样,晚上要回到实验室导数据。连续三天白天加黑夜的忙碌,让这个素日里强壮的大小伙倒下了。三天服务结束以后,成鹏就发烧了。可见,这三天的工作量有多么地大,大到足以击垮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 “巾帼不让须眉”。在异常辛苦的工作面前,检验科的姑娘们也毫不逊色。她们穿上防护服,一忙就是一天。为了更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她们不敢喝水。工作强度大,进水量少,其中有两个人分别引起泌尿系感染,即便如此,本着轻伤不下火线的原则,她们利用休息时间输液治疗,从来没有影响正常工作。 PCR实验室正常日工作量4000人次左右,配备3名工作人员正常运行。有一天,因为周边疫情的原因,工作量突然增大到7000人次。田甜、云鹏、范方杰三个人收标本、做实验、报结果、导数据......忙得一天顾不上吃饭。晚上的时候,偶然间,田甜发现范方杰脸色煞白,连忙询问,才知道他因为低血糖引发了头晕。“赶紧喝点水,没事儿,咱们慢慢干,干不完不下班。”田甜安慰着范方杰,同时也是在给自己打气。“干不完不下班。”多么朴素的话语,没有任何豪情壮志,但却足以令人动容。因为,这就是检验人对工作的热忱,对群众的责任。 方舱实验室投入使用后,可以满足日检测1万管,提高核酸检测效率,是落实疫情精准防控的重要措施。在方舱实验室筹备过程中,李广杰和成鹏更是一天都没有休息,跑前跑后协调工作,确保方舱实验室3月26日投入使用。 3月26日,全员核酸检测,检验科除了要完成本实验室正常的检测任务外,还需要在24小时出具20万人的核酸检测报告。工作量之大,工作压力之大,工作挑战之大,自然不言而喻。经过各方抽调,检验科和济源市第三人民医院以及济源市中心血站组成了临时的检测团队。为了保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检验科做了充足的准备,25日召开工作协调会,把每一个小组、每一个人的工作进行细化,确保不出纰漏,完成24小时出结果的承诺。 最终,在大家的积极努力和配合下,检验人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圆满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检验科主任辛宏杰看着检验科的一群年轻人,满眼都是心疼。“这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孩子。科室大多都是年轻人,但是他们丝毫没有年轻人的娇气。每个人都能吃苦、能抗事,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从来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真心为他们感到骄傲。” 是啊,我们应该为他们感到骄傲,因为他们是患者看不到的“医生”;是面对病毒最近的“战士”;是新冠疫情歼灭战中的“排雷兵”;是经得起“检验”的检验人。 致敬,检验人!!! 如果说,有一座城叫众志成城那么,就有一种力量叫检验担当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人将继续坚守一线与全市人民一起风雨同舟,携手并肩奋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宣传科:张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