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六点钟,我如往常一样准时来到了办公室,和白班医生交接班后开始巡视病房,正查房时听到了护士急切地呼唤:“卢医生,来了一位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小时,说话不利索,右侧肢体无力,需要准备溶栓吗?”我赶紧终止了与其他患者的交谈,走到这位患者面前,只见患者家属焦急地对我说:“医生,我爱人突然不会说话了,右侧胳膊、腿不会活动了,大概有1个小时。”我们赶紧招呼着患者抬到病床上,测生命体征平稳,血压不高,查体:表情淡漠,失语,可听懂谈话内容不能言语,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2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双侧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结合门诊上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考虑急性脑梗死?发病1个小时,在溶栓时间窗内,符合静脉溶栓指征,准备溶栓治疗?请闫主任医生会诊后,发现患者情绪不稳、低落,分析:年轻女性,无基础疾病史,突然发病,考虑还有其他原因?详细询问家属得知,1小时前两人发生激烈争吵,不排除癔症、躯体化形式障碍。我们把家属支开,耐心、温和地引导患者,这时患者“哇”地一声大哭,情绪完全释放出来,竟然开口说话了!我们仔细倾听着患者的诉说,慢慢地开导着,患者的胳膊、腿居然能动了!后来在我们的调和下,丈夫和妻子和好如初,半小时后,患者恢复正常活动,并办理了出院手续。 她,真得是脑梗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个典型的病例引起了我们年轻临床医生深思:所有失语、突发肢体无力的一定是急性脑血管病吗?我们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做好鉴别诊断。 那么,什么是躯体化形式障碍呢?它是一种精神疾病,主要同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躯体形式障碍的特点,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身体不舒服为主,可能涉及到患者的任何系统或器官,常伴随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该疾病可有一个或多个躯体不适症状,如疼痛、麻木、烧灼感、功能不良等,治疗主要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是目前针对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该患者是因外在事件应激产生的疾病状态,通过心理疏导,应激事件消失,症状也会得到缓解。
内二科: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