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和姐姐一起去老家看望父亲、母亲。 饭后坐在一起闲聊,母亲突然说:“东旺死了!” 我还在迷糊谁是东旺,姐姐说:“春天的时候,咱俩不是在村头的加油站见他了吗?他还问你,他肚疼吃啥药,你让他去医院做胃镜呢!” 哦,想起来了。他告诉我肚疼有小半年了,去医疗点开的药吃吃也不太管用。我问了问他,感觉他应该是胃部的问题,就给他建议,让他去医院做个胃镜。他嘟囔着说:“这几天太忙了,过几天吧,过几天去医院看看。”没想到听到了这样消息。 母亲说:“2个月前,他去医院检查,一检查出来就是胃癌晚期,孩子们就赶紧带他去郑州的大医院了,不到一个多月就不在了。” 母亲还在絮絮叨叨的说:“东旺今年才50多岁,可能干了,做了点生意,也挣了不少钱,还在郑州给孩子买了房子。” 我和姐姐唏嘘不已,才50多岁,家里也没了负担,正是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早早的去了,徒留妻子孤身一人寂寞度过漫漫余生,无人相伴闲聊家常。。 如果他刚开始肚子疼就去医院看病,即使发现是胃癌,可能也不会那么快就不在了,还能给家人留一点陪伴的时间,给孩子们留下孝顺的机会。 如果他有定期体检的意识,我想他也许可以早点发现胃癌,早点治疗,那么他说不定有活下来的机会。 说到体检,母亲说:“好多人都说,体检啥呢?本来没有病,一查一大堆病。”听到这神逻辑,我啼笑皆非,这岂不是掩耳盗铃吗? 有资料显示,关于癌症的治愈率,日本治愈率高达68%,而我国的治愈率仅有30%,那么,为什么日本能在全世界范畴内做的这么好? 首先,日本是公认的预防医学走在全球前列的国家,对于癌症 的早期发现率日本高达80%。日本的国民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接受正规的体检,每年两次。也正因为如此,才得以把大部分癌症都扼杀在摇篮之中。 而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始终贯彻着不生病绝不上医院的保守理念,有时即使生了病,也讳疾忌医。更不用说定期体检了。 我常常在想,我们常说智商,情商、财商,那么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是不是极度缺乏医商呢? 老祖宗已经说了:“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 还好,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铺天盖地的资讯信息,现在的年轻一代,渐渐有了体检的意识,知道如何去守护自己的健康。 我想,我们医务人员在看病治病的同时,是不是更需要多做科普宣教,帮助大家改变认知,知道如何来防守自己的健康。
外二科:谭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