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特殊管理药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麻毒放,亦即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我们日常工作中所涉及的主要是麻醉药品和二类精神药品。
相较而言,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元素较为单一,不再赘述。我们主要来聊一下麻醉药品的处方开具。
首先,上图,看一下《处方管理办法》里的相关规定。

然后看一下我们的处方样式。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处方里没有一项是多余的,也就是说,处方里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填写完整。不得空项噢!这一点很重要的。
这里要友情提示一下,处方里不得有任何修改的地方。双色笔也是不允许的呦。
然后,就该说到内容的规范性了。
如上图,将处方分割成三色区,我们来逐一说明。
一、黄色区域。每一项都必须填写完整。最常见的问题是费别漏选、年龄未带单位及未填写代办人。这些都是细节问题,稍加注意就可以完全杜绝。
二、重点就在橙色区域了。
1.药品名称规范书写,规格+数量+单位,缺一不可。
数量就是个大问题了,什么情况可以开多少,很考验人。
不过不要急,有口诀的。大学老师教的,这一点真是受用终身。
“1,3,7;3,7,15。”
什么意思?听我说来。
普通门诊病人:针剂一次量,普通口服制剂3天量,缓控释制剂7天量。
门诊建档慢性癌痛患者:针剂3天量,普通口服制剂7天量,缓控释制剂15天量。
住院病人:逐日开具。
数量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核算就可以了,对药学人员是有审方要求的,要对药品的实际使用量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单纯依赖处方书写的用量来核算数量。
2.用法要详细,精准到单次用量,用药频次及用药途径。如果单次用量不足以耗尽最小包装单元,那么要注明“余弃之”,并签名确认。
3.下划线莫忘记。
三、紫色区域。药师签字、医师签字缺一不可,且必须与签字留样保持一致。这就要求我们药学人员必须熟知处方权医师名单,能够辨识签字样式,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更好地完成调剂工作。
麻醉处方内容较普通处方更多,更繁琐,要求不同于普通处方,也是为了约束行为,更好地管理麻醉药品,让麻醉药品使用更规范,流程更优化,患者得益最大化。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处方更规范,让患者获利更大化。
住院药房:王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