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叮铃铃”,手机响了,李奶奶?胃管刚换的,才过了半个月,怎么就打电话过来了,是堵了还是掉了?心里直犯嘀咕,“闺女啊,还得麻烦你来一趟,刚才给他喂饭,一时没看住,胃管就扯掉了。饭喂了一半,你有时间没有?能现在来一趟吗?”“奶奶,你别着急,我准备好东西这就去。”带上所需物品,立即就出了门。 从我院开展“护士到家”以来,让更多高年资的护士到患者家里去,把在医院治疗室的操作带到患者的家里、床旁。护士上门服务的工作开展后,为病人解决了不少问题,为很多瘫痪在床的病人免去了去医院的麻烦。虽然操作一个人可以胜任,但为了避免其他情况,还是跟另外一位同事一同前往。 李爷爷已经70多岁了,两年前因为脑出血送医,留下了后遗症,不能独立进食,只能依赖胃管。平时都是李奶奶在家照顾,家里孩子都在上班,刚开始来来回回送爷爷去医院换个胃管也没什么,可是禁不住时间长,孩子们这个上班,那个有事,最主要的是他去趟医院楼上楼下抬来抬去,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干的事。“护士到家”把我们联系到了一起,从陌生变得熟悉。说话间就到了,李奶奶迎了上来:“你们来得真快!从打电话到现在都没多久呢?”“是的呢,奶奶,我们现在工作熟悉流程之后,再加上知道您家在哪,来得快是肯定的。”我一边笑着跟奶奶说,一边往李爷爷身边走来。拔出的胃管泡在杯子里,已经黑了:“奶奶,得换个新的胃管了,这根胃管拔出来了,不能用了。”虽然早已认识,但还是不敢马虎大意,都得按照操作流程来,拿出患者诊疗操作相关告知书,讲明操作流程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奶奶配合的签了字。消毒,铺巾,所有操作干净利落,最后经各种方法确认无误,那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李奶奶端着早已热好了的饭就等在旁边。看着李奶奶佝偻的背影,她估计也很累吧? 心情烦闷的时候,有个人在旁边听着她絮絮叨叨,可以在天气好的时候,推着爷爷一起出去晒晒太阳啥的。但是两个人一起做个伴,就是她现在忙碌最大的意义吧?“护士上门”服务这项工作实实在在给患者解决问题,如果能够给予别人方便,为更多的这样的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意义。 外三科: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