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21942054位访问者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医院简介
医院新闻
科室介绍
设备简介
专家介绍
疾病预防
医院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疾病预防
让孩子夜不成眠的耳痛
发布时间:
2022/11/16
阅读次数:
3067次
-----------------------------------------------------------------------------------------------------------------------------------------------
凌晨三点半家长急冲冲抱着哭闹不安的孩子的赶来医院,孩子边哭变捂着左耳,不停的喊疼,家长急切的问医师赶紧给孩子检查一下吧,夜间12点多的时候,孩子就说左耳疼,我们想着可能是上火了吧,给孩子吃了一下去火药,可是没想到孩子睡下没多久就被疼醒了,没办法才赶来医院的。我一边安抚着孩子,一边检查孩子的鼓膜,鼓膜充血明显,这是急性鼓膜炎。这已是今晚这是第四例了。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化脓性中耳炎,耳道流脓。小儿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鼻窦炎炎以及腺样体肥大等多为本病的诱因。
感染途径有以下几种:1、咽鼓管途径最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如急性鼻炎、急性鼻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黏膜发生充血、肿胀、纤毛运动障碍,局部免疫力下降,此时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急性传染病期间: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肺炎、伤寒等,致病菌可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在不洁的水中游泳或跳水及潜水,不适当的擤鼻、咽鼓管吹张、鼻腔冲洗以及鼻咽部填塞等,致病菌可循咽鼓管侵犯中耳。婴儿哺乳位置不当,如平卧吮奶,乳汁可经短而宽的咽鼓管流入中耳。2、外耳道鼓膜途径:因鼓膜外伤,致病菌可从外耳道侵入中耳。急性鼓膜炎早期的症状就是剧烈而耳痛,夜不成眠,烦躁不安。婴幼儿则哭闹不休。电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明显。治疗常给予广谱抗生素加上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3天后复查耳内镜、声道抗。如果以上检查正常,可予以停药。
“梅核气”是什么病?
临床上经常见到很多病人诉:咽喉异物感,如梗在喉。情志不畅及失眠时症状明显加重,其实这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咽异物感症。它是一个症状,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宋代《南阳货书》有云:“梅核气……塞咽喉,如梅核絮样,咯不出,咽不下”。临床上常将咽异感症一词用以泛指除疼痛外的多种咽部异常感觉或幻觉,如球塞感、粘着感、无咽下困难的吞咽梗阻感等。位置固定或不固定。少数患者常诉颈部有紧迫感,重者如束带样,自感呼吸不畅,衣领不能扣紧,检查并为发现呼吸困难体征。中年患者居多。
病因:咽部神经极为丰富有感觉和运动神经,包含:迷走、舌咽、副神经、颅根和颈交感神经的分支。咽部感觉的灵敏度仅次于口腔和肛管。全身许多器官的疾病,也可以通过神经的反射和传导作用,使咽部发生异常感觉。
引起咽异感的疾病有:
1.咽部炎症、肿块、肿瘤及瘢痕、静脉曲张、扁桃体结石、微小脓肿,咽角化症,悬雍垂过长等。
2.临近器官的疾病,如:食管胃慢性炎症及返流性疾病;颈部的甲状腺疾病;其他:鼻窦炎、牙病,原发性口腔干燥症,茎突过长,颈动脉炎,喉上神经炎,声带小结,舌骨大角综合征等。
3.远离器官的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病如:左室扩大、动脉瘤肺部肿瘤,上腹部疾病如:胆石症、幽门痉挛,膈疝、肿瘤等。
1.全身因素:如烟酒过度,妇女更年期,重症肌无力,破伤风早期,严重的缺铁性贫血等疾病。
2.精神、神经因素:抑郁症,焦虑症。癔病性咽异感患者常诉咽部有球塞感,位置不固定,上下活动,时轻时重,称为“癔球”或咽球综合征。
检查时发现咽腔黏膜可见充血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情况。建议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可以发现早期恶性病变。
治疗:首先排除器质性病变,然后针对病因治疗,保持心境平和,改善焦虑及睡眠,平衡饮食,日光浴及户外活动,强身健体,症状较重的患者局部可行针灸及中成药或中草药治疗,效果较好。
五官科:王真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9-2010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All Rright Reserved
豫ICP备11006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