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三年,医护人员感染时有发生,本人在方舱医院工作一段时间,现将避免发生感染的细节汇总,请大家借鉴,不对之处请与作者联系。
工作前
(1)医用防护口罩是避免感染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佩戴前要检查防护口罩质量,佩戴后双手食指和中指按压鼻夹两侧塑形(不允许单手塑形),一定要进行密合性试验,至少两次,检查是否漏气,务必确保口罩严密性。
(2)穿防护服前选择合适型号,认真检查有无破损,穿好后领口不要遮住口鼻。防护服拉锁上面用胶带粘一下,胶带边缘折叠(方便找到并撕开胶带,揭开防护服上面粘条)。防护服和口罩下缘之间贴合紧密,不暴露皮肤。穿好后双手臂环抱下蹲测试防护服延展性和是否漏气,若不漏气,风从领口出来。
(3)帽子要把耳朵和全部头发遮盖,额前及两侧碎头发可用发胶固定,或手消凝胶涂抹,使头发粘到一起。
(4)防护面屏系带固定至头部合适位置,固定在发髻上方时,发髻不宜过大,避免滑脱。
(5)佩戴护目镜时,护目镜上端要将帽子按压住,下端和口罩尽量结合紧密,确保皮肤粘膜完全被防护用品遮盖。要调节系带至合适位置。不要护目镜和防护面屏同时佩戴,不仅影响工作,护目镜系带过紧,箍时间较长也不舒服。
(6)戴手套前应检查有无破损,戴好后确保防护服袖口完全被包裹,手套如破损,应及时更换。
(7)鞋分为通勤鞋(上、下班专用)和工作鞋(进入污染区专用),摆放在固定位置。

(8)进入污染区不要带任何饰物及个人用品,酒店往返及进入污染区均穿医院提供的洗手衣。洗手裤腿要用胶带粘严,以免因为裤长在一脱间、二脱间被地面污染。
工作时

(1)口罩潮湿时必须及时更换新的防护口罩,然后再继续工作。
(2)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消毒。比如:不对患者或工作人员喷洒消毒剂,不对防护用品喷洒消毒剂(喷湿面屏或防护服易造成防护服渗透或吸附的气溶胶扩散,无一定消毒作用时间,消毒无意义)。
(3)不得在有人情况下使用化学消毒剂或紫外线灯照射,以免造成呼吸道或皮肤粘膜损伤。特别提醒,严禁将84消毒液原液直接倒在地面上。
(4)病区走廊、病室、辅助用房等窗户常开,保证通风,以稀释病毒浓度。病室门常闭。
(5)可在污染区配备面屏、外层手套、靴套,如有明显污染或破损时,可避开患者,于通风或单独区域更换外层防护,切记口罩不能在污染区更换。
(6)由清洁区至二脱区至一脱区至污染区方向的门必须常闭,防止清洁区、污染区之间空气对流。
(7)引导患者入院时提醒患者规范佩戴口罩,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尽量不正面相对。
(8)工作人员上下楼梯活动量较大时,如造成口罩潮湿或移位,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按照脱卸流程退出污染区,于二脱间更换口罩。
(9)工作人员禁止在病室内聊天,要减少在病房内停留时间,不要直面患者。如需对患者交代病情时,站在上风口与患者交谈。
(10)在污染区工作或收集垃圾时,一定要减少下蹲、低头等动作,避免防护服受牵扯过大造成气流挤压,导致职业暴露危险。坐着休息时,不要翘二郎腿,避免胶带粘住,撕扯损坏防护服。
(11)一脱、二脱间的空气消毒机不要对着医疗废物桶直吹。
疫情防控不松懈
工作后

(1)特别强调要加强手卫生(两前三后)按七步洗手法操作(时间不少于15秒,每个步骤至少揉搓五下),二脱间摘掉口罩后快速手卫生,根据情况,脱前规范实施手卫生后可提前撕开一点口罩包装,脱口罩后尽量屏住气,减少呼吸道暴露时间,快速更换口罩,在靠近窗户位置戴口罩。
(2)撕开防护服胶带时,尽量闭眼,脱鞋套时动作要轻,不要“绷”的一声,避免产生气溶胶。出一脱区、二脱区,用酒精喷壶喷洒消毒鞋底。
(3)把污染物品弃于医疗废物桶时,面部不要正对医疗废物桶,应侧对医疗废物桶用脚尖踩开或关闭。
(4)工作人员离开二脱间时,要看一下口罩数量,做好交接班,及时补充。进入二脱后间要习惯性的找一下口罩位置,以防万一没有口罩。如果发现上述情况,对着监控喊话,等待逆行人员送口罩。
(5)选择洗手衣时,不要过紧,脱洗手衣时,上衣不要碰住口罩。
(6)到清洁区更换洗手衣后(更换洗手衣前后均要认真洗手),对着穿衣镜用酒精湿巾认真擦拭可能污染部位。
(7)回到驻地应先淋浴,注意重点清洗头面部、眼部、耳部、鼻腔及漱口。
联系电话:13849533218
办公室:任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