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源二院门诊部,有我们这样一群被称为“志愿者”的人。我们是帮患者指路、提供就诊咨询、理顺就诊流程的“万事通”,是门诊医务群体的一员。今天,让我们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你听。 如果你来二院就诊,进入医院,可以看到穿着带“志愿者”标识的我们,别看我们的名字是志愿者,其实我们都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医院工作人员,要么是临床医学,要么是护理学,还有具有丰富经验的后勤人员,我们都进行过系统性的岗前培训,所以 如果您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们,对于您在就诊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我们都可以轻松应对。 每天早上,我们都会在开诊前到达工作岗位,开始一天的工作,患者:“B超在哪里预约哦?”,“同学,刚才医生让我去抽血,该往哪里走啊”,“护士,做这个检查需不需要空腹哦?”“这个二维码咋个缴费嘛?!”面对许许多多的病患,我们日复一日解答着同样的问题。就诊过程中,对需要复查的患者,我们主动帮他预约好了下一次复查的门诊号,对认为吃药不重要的糖尿病患者,拿并发症的后果好生科普,让他一定要听医生的话,对年龄大尤其对就诊流程不熟悉的患者,陪着他们去门诊、缴费、取药……,日复一日的重复这些琐碎的工作。虽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但对患者来说都是有实际帮助意义的。他们的每一句感谢,都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也不断增加对这份工作的认同感。 特鲁多曾说过:“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于是我们学着他们的样子,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日复一日,从晨曦到黄昏,每天重复着的这些工作,虽然细碎,却很有意义。患者带着病痛和对治疗的困惑来到医院,怀着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和期待离开医院,我们参与其中,体会到了“志愿者”这个岗位的价值所在。
骨科:李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