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们科室这十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眼中的儿科十年
|
|
发布时间:2022/12/30 阅读次数: 3067次 |
|
|
-----------------------------------------------------------------------------------------------------------------------------------------------
|
|
十年前的我还是儿科患者,十年之后,我所在的儿科会怎样发展? 入科不满四个月,写我们科室的十年,像是一个笑话。但我认为回望过去走过的路,是继往,展望未来要走的路,是开来。继往开来,传承创新。 十年,一代青年医生成长为儿科的中流砥柱。 十年,一代稚嫩孩童在儿科医护人员的守护下成长为新时代建设的中坚力量。 十年,是三千多个日夜的坚守,是数十万人次的门诊量,记不得急诊承载多少个家庭的希望,数不清多少次凌晨到产科会诊,道不尽的四下乡义诊发生的动人故事。 十年,科里的护士小姐姐从稚气未脱到如今悉数成为二胎妈妈。儿科在成长,别人的孩子在成长,自己的孩子也在成长,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儿科在付军霞主任的带领下,不断钻研技术,提升诊疗水平。儿科自古被称为“哑科”,有苦不会言,有痛不会说,愁煞家长。一个听诊器,司外揣内,一把手电筒,见微知著,武器不离手,就是儿科人最大的特征。 最初科室人员不足,力量薄弱,付军霞主任、杨欢医师、杨华医师、刘路希医师病房、门诊、急诊几面兼顾,默默承担几倍于人的工作量,数十年如一日,肩负家长殷殷重托。发展至今,儿科医生队伍逐渐壮大,我们在前辈的带领下快速成长。副主任杨欢医师从河南省儿童医院进修回来之后,坚持业务学习,坚持中西医结合两条腿走路,内治与外治并重,充分发挥儿科优势。杜丹丹医师的病例演讲给科室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何小洁、孔伟丽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查房,李相珍中医师的查房也是科室建设一大特色。而电话随访让医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我们这些小大夫的很多育儿小知识还是宝妈反馈给我们的! 这两年,在护士长马双的带领下,护师郑琦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小儿推拿疗法、放血疗法、穴位贴敷等中医绿色疗法,为患儿祛病保健、未病先防,在济源市儿科护理的学科建设中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而我们的护士到家,更是敢为人先,业绩突出。护师李白艳,我们尊称为白老师,工作经验丰富,风趣幽默,和她搭班总是很踏实,也总能令患儿家长感到放心。而其他科室的小患者扎针,都希望能请到白老师。 儿科这些年也为医院培养出大量优秀护理人才,风湿科护士长王云、急诊科护士长李艳丰、内三科护士长徐利、肾内科护士长牛雷雷、皮肤科护师王倩等,有些我只是认不准人,但仰望已久。新一代的年轻护士,为科室注入新的活力。国庆节护士张林静为自己女儿买小国旗,还不忘带上科里的小朋友们。我想,这就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吧! 纵观医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儿科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休戚与共。如今,我们处在和平盛世,祖国日益强盛,如何为共和国未来继承人的健康保驾护航,是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我们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努力做到最好。
儿科:李相珍 |
·
上一篇:没有了 |
|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