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21939100位访问者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医院简介 医院新闻 科室介绍 设备简介 专家介绍 疾病预防 医院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医院文化  
 

【我与二院的十年】人生十年,百炼成钢——一名临床医生专业领域十年间的极速升华


发布时间:2022/12/30          阅读次数: 3067次
 
-----------------------------------------------------------------------------------------------------------------------------------------------
    对于医生的成长过程来说,医院就像个大熔炉。它将医学生从“铁矿石”粗炼为类似于人体多能干细胞的“碳素钢”,进一步精炼出不同专业领域的“特种钢。”他们将炼炉中获得“三昧真火”之能量转化为患者摆脱病痛的指路明灯。包括近十年在内的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他们已经形成了多个学术团队在济源二院这个平台之上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那么我们就用“他”十年间极速成长的职业历程管中窥豹愚公故里那颗新星——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人才战略的十年辉煌。
基层使他从“铁矿石”变为“碳素钢”
    30年前,他刚刚走出医学院校的大门,被分配到乡镇卫生院。在校期间他曾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长,在全省内科统考中获得过第三名。可能是这些表象造成这个初生牛犊的无知与自负。“蒋医生,快!这个病人胸闷”;“蒋医生,快!这又来一个农药中毒的”;“快!这里有一个车祸骨折”。。。他接二连三出现了手足无措。他没有逃脱“学医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又言天下无方可用”这一普遍规律。职业使命感与自尊心受到极大冲击。此时他如梦方醒,痛定思痛,于是他24小时吃住在病房,虚心向老大夫学习的同时先后参加多种继续教育。在他的积极争取下先后到焦作妇幼保健院进修儿科、焦作二院进修外科。经过基层十多年的历练,他对基层内儿科、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能够进行常规的处理。可以完成了阑尾切除、疝修补、胃穿孔修补、剖宫产及简单骨折的手术。乡镇卫生院的10余年,使他从一块铁矿石变成碳素钢。 
    精炼急诊“特种钢” 
   “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你是小鸟,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枝桠间欢呼雀跃。” 乡镇卫生院10余年间,他还担任副院长一职,2007年他顿悟到自己只是一颗小草,一只小鸟,于是他毅然辞掉此职,就职于活力无限的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10年前,济源二院领导班子系统绘就医院发展的宏伟蓝图:“五大专科”建设,其中就有“急诊急救”。当时作为急诊科主任的他深知打铁还须自身硬,只有自己业务专业,才能带领科室发展。在急诊工作2年后被派到郑大一附院进修急诊及重症专业。在这里他似久旱逢甘霖,在专家大咖如孙同文、兰超等等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掌握了急诊重症的基本理论和多项技能。返院后他站在新的高度带领济源二院急救团队按照医院规划总蓝图砥砺奋进,规范各种操作流程,常态化急救练兵。功夫不负有心人,品牌建设中的急诊急救院前接诊连续多年全市第一、专业竞赛多次获奖。曾获得河南省总工会授予的“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岗”等多项殊荣。
    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那一年他和同事在通往西藏途中,遇到一位摩托车手突发车祸,小腿粉碎性骨折。他们毫无迟疑,带着自备的专业急救包迅速对伤者进行了止血、包扎、固定等一系列的抢救,这一事迹不胫而走,被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再炼重症“特种钢 ” 
    多年来在急诊重症岗位上工作,大量病人无助的眼神、 痛苦的呻吟萦绕在他的心底与耳畔,为了救活更多的重症患者,迫切要求技术上再提升。专业上的精益求精更是医院的一贯宗旨,个人的申请得到医院的大力支持。2013年---2014年他先后到北京中日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再次进修重症医学。对专业的执着使他得到了国内重症大家,如宋清、周飞虎等等的指导与青睐。他深知这个机会来之不易,进修期间他真的是披星戴月,如海绵吸水一样孜孜以求。他有幸成为周飞虎主任基金项目课题《持续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影响的多因素分析研究》参与者。经过对大量脓毒症病人的管理后及多项采集数据分析后,在《解放军医学杂志》第一作者发表了《早期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脑利钠肽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一文;根据呼吸动力学方程及原理,在呼吸机上成功模拟出“气道阻力与肺顺应性的曲线关系”,在重症年会发表。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最后,经301重症医学科内评定、全院答辩之后,他获得该专业进修生中唯一 “优秀进修生”。
    返院后因为其它条件限制及创建全国“胸痛中心”需要,原来计划建设的综合ICU改为CCU。虽然暂时没设ICU,但他用重症知识武装起来的身躯愈显强壮与自信。急诊科作为“胸痛中心”创建的一个主要科室,配合心内科、导管室完成全国标准胸痛中心创建。我院的D-B(心梗患者自医院大门到球囊开通)最短为18分钟,为国内少见! 
   “淬火”血液净化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或许可以体现济源二院班子高瞻远瞩的眼光与胆识。为了满足更多患者的就医需求,2019年医院决定拓展“金水湾病区”。其中规划将血液净化科整体搬迁,创建肾脏内科病区。
    重担再一次落在他的肩上。为了前期的专业知识储备,2019年他又一次奉命出征。郑大一附院肾脏内科、血液净化科出现了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进修生。“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肾脏病学》大部头的专业书籍成了他朝夕相处的人生伴侣,多数时间他伏案到凌晨;他同所有进修生一样,通宵穿梭于郑东院区的各个大楼之间对重症病人施行CRRT治疗;他穿着近20斤重的铅衣跟着教授参加手术一作就是十多个小时。
    进修归来除了血液净化科日常工作之外,还参与金水湾病区血液净化专业上的设计与装修,反渗水机的招标、安装及调试。仅仅4个月后的2022年08月22日血液净化科率先整体搬迁并开诊。同年10月26日在他的带领下创建了肾脏内科病房并开始收治病人。
    如今他重点管理的血液净化科透析患者已经翻了1倍多,透析质量稳步提高。原来当地不能开展的多种通路手术,如开展了带CUFF导管植入术、动静脉内瘘手术、腹膜透析导管植入术等都已常规开展,超声下及DSA下PTA手术已无技术障碍。
    如果说把济源二院比作一艘驰骋大洋的航母,那么济源二院班子就是航母上动力强劲的发动机,薛继东院长就是发动机上反应迅速的启动马达。院长常说:“你有多大的本事,医院就为你搭建多大的舞台!”。文中“他”十年间的职业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句话。医院十年间人才发展战略的一路铿锵、步步领先,或许也影射在他的身上。他的成长与医院发展的主旋律一致,同节拍、同节奏。他是小草,医院是沃土;他是小鸟,医院是蓝天。
何其有幸,职业生涯在二院!

                                           血液净化科:蒋万里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9-2010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All Rright Reserved 豫ICP备11006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