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是爱、是勇气、是奉献
献血者们的无私奉献
每年挽救了无数生命
重圆了无数家庭

1月29日,市二院医务科科长王三学在朋友圈无意间看到一条急需o型血的求助消息。作为医生,王三学深知这条求助消息的紧急,想想自己上次献血的日期距今已满6个月,可以再次献血,王三学毫不犹豫地联系了对方。
30日下午,忙完手里的工作王三学抽空去了血站,“刚开始以为是要全血,到达血站后才知道是要血小板,”王三学说。

护士先给他测量了血压,正常,随后又进行抽血化验,因献血小板比献血要严格,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标准,出结果前他很是担忧,怕有万一,好在结果是能用的,大概2个小时,献血顺利结束。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献血却是被人们误解最深的一项活动。抽了血后,那我不就少了好多血?不,我不去。在很多人眼里,觉得献血的人都太傻。孰是孰非,科学早已有公论;然而保守、陈旧、落后的观念,依然深深刺痛着奉献者的心!
王三学说,从2000年自己就开始现献血了,平时也一直参加献血活动,就是希望自己的血液能在关键时候救人。
他时常向身边的人讲解献血的意义,当知道自己身体里的血液流淌在另一个急需用血的人身上的时候,就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是任何东西能够衡量的,就比如这次捐献的血小板,对于白血病、恶性肿瘤放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患者,输注血小板是极其重要的治疗手段。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是为自己活着的;帮助别人的事可以做,但顶多做几次。”王三学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无偿捐献献血,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个“奇葩”。对于那些存在落后、陈旧的观念的人,他用实际行动向这些人证明,献血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在他的影响下,身边的人也慢慢开始献血了。
面对镜头,他热切地呼吁:“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无偿献血队伍中来,让更多的患者能及时得到救治。”
关于为什么要献血?一万个人会有一万种说法。但有一位“献血者”的话,我觉得最精辟、最有意义:“献血,就是为了今天的他人,也许明天的自己。”
献血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它却能折射出人间的冷暖与关爱,更能体现出一个人无私的情怀。在这里,我们向全社会发出倡议:请您弘扬大爱无疆品格,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热血撸袖、为爱接力,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
最后,对那些坚持定期献血及宣传献血的人表示敬意!
宣传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