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刚拖着酸困的双腿走到医院大院,手机发来一条短信。
“能休公休不,领导?”是丹丹发过来的。

我的心里咯噔一下,一定是丹丹家里有事了,不得不休。为防止她着急,我告诉她回家了给她回复。
回家的路上,我不由的想着科里的情况。22张床位,住了28个病人。电话还不停的打进,询问有没有床位。护士站围着一圈的人等着办入科手续,医生办公室也是办手续、谈病情的家属黑压压的。呼叫铃声此起彼伏,护士们恨不得脚踩风火轮。虽然我们科室每个人都刚经历过新冠病毒的袭击,大家或咳嗽不止,或虚弱无力,或嗓子沙哑,但只要病人需要,都是不遗余力的给病人宣教,给病人做各种各样的护理、治疗。虽然我们也都拖着病躯,但,看着繁忙的病区,住不上院的病人,恨不得自己能变成三头六臂,用我们的力量来减轻病人的痛苦。
科室的人员现在都紧张,更不用说有一个人请假了。各科也都是这种情况,病人都人满为患,护理部肯定也增援不了。想想,我们科室刚开始感染新冠病毒的时候,人员陆陆续续都阳性了,护士11个人,到最后只有5个人上班了。后来丹丹也阳了,发烧到39.6度,一吃退烧药,感觉有力气了,她一天假都没休息,继续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坚持上班。现在,她这样问我,我估计是家里有事,实在是没办法了,才这样问我吧。
但是我内心是真的不希望她请假啊,少了一个人,科室太难运转了,但……,不是有难处,谁会在这个时候想请假呢?
回到家赶紧和丹丹联系,果然,家里的大人,小孩这几天都阳了。公公,大宝,二宝发高烧,主力军婆婆浑身无力,床都起不了。老公又在外地上班。
丹丹说,我也知道科里那么忙,请假不合适,但,没人看一岁的小宝。换班吧,本来大家都还没恢复好,都是虚弱无力,科里又忙的人仰马翻,每个人上一天班都给去了半条命一样。
这个时候去换班有点不好意思,也不知道需要换几天,所以想到公休。
和丹丹商量了半天,我们都知道科里和家里情况,真难抉择啊!最后决定先换班,看看婆婆啥时能好,再看情况决定吧。
疫情三年没放开的时候,医护人员干好工作的同时,休息时间总是奔波在做核酸、疫情防控的路上。三年后,疫情放开了,新冠病毒使每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几乎都是团灭,关键是紧随而来的是一波又一波的感染新冠病毒后需要住院的病人,医护人员自己根本不能好好休息恢复,真的是发烧39度的医护人员在照顾发烧38度的病人,自己家里的老人,孩子谁还顾的上?
我不由的感慨,当时我们这一代选择职业时,父辈们一定觉得这个职业风吹不着,雨打不着,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时,也有亲人看顾。事实呢……
抗疫三年,防疫政策转变的一刻,还是一线医护人员扛下了所有。
这注定是一段充满艰辛而令人难忘的战斗历程。但,冬已至,春可期!让我们相互赋能,彼此守护,共克时艰。
外二科:谭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