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题记
抗“疫”11月

依然清楚记得11月4日晚十点,刚下手术台的我,定格在打开手机的那一刻“紧急征集人员去郑州支援抗疫”。随即,大脑便开始飞速运转:家里的两个娃、带病的婆婆、出门在外的老公……可终究,所有的这些没能战胜我的满腔热血,我还是“头脑发热”报了名。
越是对新挑战满怀期待,对俩个孩子的亏欠也就越明显,我努力假装平和,简短地跟家人交代一二。趁着夜色的光影,收拾行囊的我,紧张又激动。
11月5日,我正式坐上了前往郑州的大巴车,不到两小时的路程,我却经历了从害怕到紧张,从紧张到自我鼓励,从自我鼓励再回到紧张……

“郑州中原区”是我们此次的支援区,“入户核酸采样”是我们此刻的重点任务。“任务就是命令,召唤就是使命”,那一晚,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穿脱隔离服、相互练习鼻拭子采样;那一刻,在场的每个人都郑重其事,没有丝毫懈怠;那一次,我们如同临阵的战士,一心只想磨好自己手中的枪……

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不太透气的N95、爬不完的楼梯、反复走的路……我们在分工和合作中完成了每天的采样任务,有疲惫,但更多的是自豪!
“追阳,您做过吗?”随着这个新名词的出现,我们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追阳人”:采样管若有异常,我们便成了私家侦探,根据名单持续采样追“阳”直到追阳成功或彻底排除。为了跑赢病毒,我们中的每一个都在努力奔跑着,力争做一个成功的追阳者,更想做一个能送走黑暗、带来光明的追光者。
夜色中逆行的你,是人世间最亮的一道光。
抗“疫”12月

从郑州支援返岗后的我听从组织安排,走上了发热门诊这一岗位。我深知:这一刻的发热门诊意味着什么?但我更明白组织的安排和大局的需要。
新岗位的第一天,身着厚重防护服的我着实被眼见剧增的发热患者吓了一跳,没有一丝闲暇时间。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精确指导下,发热门诊得以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的细化,有效防控的改善,全体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坚守,确保诊治规范有序,始终守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那一次,我们彼此安慰、相互鼓劲儿,在枕戈待旦中践行着医者仁心和初心使命!没有了疫情初始时的焦虑和恐惧,更多的是一份从容和冷静、坚守和执着!
因为使命在肩,所以勇往直前!
如今的我依然坚守在抗疫一线,回想这三年,我不禁感慨:疫情防控的有效及时和防控政策的落地有声!如今看着大街上越来越多的行人,我的心也豁然开朗、如释重负!
愿阴霾不再,阳光正好!
门诊部: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