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我院PCR实验室开展呼吸道病原多重检测项目(即呼吸道六联检),符合新冠鉴别诊断要求,有利于院感的控制;有利于多重感染识别,加强重症预警;加强疾病预期管理。 儿童和成人呼吸道感染由多种病原体引起 呼吸道病毒感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人类偏肺病毒等。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也是儿童CAP 的常见病原。 引起成人及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介绍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RS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最重要的病毒病原。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喘憋和发热及呼吸音异常,严重者会出现哮喘综合征、呼吸道阻塞、肺不张甚至窒息死亡。早产、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疾病以及免疫缺陷患者死亡率更高。 腺病毒(Radv) Radv是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其中儿童腺病毒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占5%~10%,重症病例多。多数表现为持续高热同时伴咳嗽、咳痰、腹泻、头痛、头晕,少数病情危重,出现休克、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导致死亡。 腮病毒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 人偏肺病毒(HMPV) HMPV是仅次于RSV的重要呼吸道感染病原,主要发生在3岁以内婴幼儿,特别是1岁以内婴儿。 HMPV感染可致重症肺炎甚至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与RSV 感染相似, 表现为咳嗽、喘息、发热等, 诊断支气管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最为常见 。HMPV与RSV合并感染时临床症状会加重,特别是发生呼吸衰竭的风险更高。 副流感病毒(HPIVⅠ、Ⅱ、Ⅲ型) HPIVs是继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后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又一常见病毒。 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可引腮腺炎。副流感病毒混合多见,一旦出现混合感染,预后更差。 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等病原常出现混合感染 单一病原体感染检出率为13.3%,而两种及以上混合感染检出率为40%,混合感染极为普遍。在有基础疾病的门诊、急诊和住院CAP患者中,呼吸道病毒、肺炎支原体都是常见感染病原,常出现混合感法。 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意义 核酸检测是呼吸道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的确诊标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鉴于病毒(特别是 RNA 病毒)的突变速度极快,容易出现耐药毒株。临床实践中盲目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或者将来可能出现的超广谱抗病毒药物)不加选择性地治疗病毒性肺炎,可能会诱导广泛耐药的“超级病毒”出现。 为帮助临床尽早明确感染的病原,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重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检验科: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