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理条件下,人体内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保持着动态平衡,从而使血液在血管内保持流动状态。若平衡失调,易发生出血或血栓。血栓形成后,在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生X片段、Y片段及D、E片段,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生X’片段、Y’片段及D-D、E’片段,上述所有的片段总称为FDP。其水平增高表明机体纤溶活性亢进。
为更全面了解凝血酶生成到纤维蛋白溶解的血栓演变过程,我科特推出新的检验项目——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合原有的血浆D-二聚体,为临床提供更有诊断意义的指标。
一、参考范围:0-5ug/ml。
二、临床意义:
FDP临床应用极为广泛:适用于原发性纤溶症、DIC、恶性肿瘤、白血病、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溶栓治疗、手术创伤、胎盘早剥、妊娠、感染性疾病等。
三、FDP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
1.D-二聚体和FDP检测对DVT和PE的价值在于较高的阴性预测值,检测阴性者,仅有少数患者(<2%)伴静脉血栓,在血栓性疾病方面应用非常广泛。D-二聚体和FDP联合检测安全、简单、快速、经济、敏感性高,为临床提供更科学可靠的诊断依据。
2.提高DIC诊断效率高达95%以上:在DIC诊断中D-二聚体和FDP的诊断效率远远高于PT、APTT、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和TT等。因D-二聚体和FDP可以提供快速、特异的诊断指标,D-二聚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DIC的严重程度。FDP可以用于诊断确定后病情发展的监测,抗凝血酶Ш(AT)则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肝素治疗的有效性,联合D-二聚体、FDP、和AT检测已成为诊断DIC的最佳指标。
3.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亢进:
原发性纤溶指纤溶激活物直接激活纤溶系统,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高,与凝血系统和血栓无关。
继发性纤溶指凝血系统激活后再激活纤溶系统,使Fg和Fb同时降解,产生FDP和D-二聚体。

4、其他:
D-二聚体和FDP在溶血栓药物治疗的监测、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等)、肝脏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妊高症等疾病中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是疾病的严重程度、发展变化以及疗效和预后的有用指标。
在临床中,早期监测凝血指标对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有重大意义。D-二聚体和FDP项目的联合开展将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更有助于相关血栓疾病的预后判断,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检验科咨询电话:0391-6620160
检验科:崔银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