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乖巧可爱的小美(化名)度过了自己的6岁生日,五彩斑斓的童年时光正在等待着她。然而,而就在这一年的夏季,一次普通的例行体检,让小美一家人的心都揪了起来。
原来,孩子在做体检时被发现心脏功能异常,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治疗,父母带着小美来到了二院心内科,完善了相关检查后,考虑为“房间隔缺损”——一种先天性心脏病。
面对眼前这位6岁的小女孩,心内科主任薛瑞璐心里清楚,如果收治小美,这将刷新目前济源二院房缺封堵手术患者的最小年龄。“全力救治,不能给娃娃留下遗憾,”在身为医生的职责面前,他没有丝毫犹豫。在仔细分析研究了小美的病情后,他带领团队迅速制定治疗方案。考虑到孩子尚小,如果采取开刀手术会在孩子胸前留下一道疤,影响美观,甚至可能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影响。几经讨论和研究,心内科团队倾向于选择介入治疗,即经导管介入封堵术。随后,薛瑞璐带着治疗方案和家属仔细沟通,最终取得了家属的信任和支持。

第二天的手术台上,薛瑞璐团队紧盯着监视器:在DSA引导下,小小的“伞”缓慢到达小美心脏缺损位置,快速释放展开,监视器上显示“伞”稳定无位移。撤出鞘管,两只小小的“伞”就这样在15分钟内封堵好了6岁娃娃心脏房间隔组织上的一处先天性缺损。“手术成功了!”一丝欣喜掠过薛瑞璐的心头,他继续埋头一丝不苟完成余下的手术,因为在他看来,不能放过每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才是最好的结果。

精业、敬业、乐业,薛瑞璐带领心内科团队一路走来,收获的不仅是团队技术的日臻精进,更有无数患者的信任和口碑。就在同一年的夏天,正是出于信任,一位百岁老人急性心梗,被家属紧急送到了薛瑞璐的面前。
正值中午手术后的间隙,薛瑞璐顾不上吃饭,立刻接诊了患者。患者年龄100岁,胸闷胸痛情况在不断加重,按照薛瑞璐的经验,这种情况需要立即手术治疗。但患者是百岁老人,做手术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能承受?再三对老人身体检查后,薛瑞璐向家属给出了治疗意见,“病人情况凶险,建议立即手术。”正是出于对薛瑞璐团队的信任,家属表示愿意接受手术的风险。“你们放心,我会尽最大努力让手术成功。”就这样,薛瑞璐带着家属的信任,和团队一起向病魔“亮剑”。

术中发现,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罪犯血管为前降支(90%狭窄)。与家属沟通后,决定进行干预LAD,考虑患者年龄偏大,团队最终为其进行药物球囊治疗。默契地配合、熟练地操作,半个小时过后,手术顺利完成,创下济源市胸痛中心抢救患者年龄之最。

一切都是最好的结果——术后第三天,小美恢复良好,可以出院,同时她也将迎来小学开学,出院那天,小美把自己最心爱的芭比娃娃送给了心内科的医护人员;百岁老人从生死线上救回,恢复良好,家属庆幸做对了选择。从垂髫小孩到期颐老人,一年之内两次刷新纪录的薛瑞璐团队,如今依旧没有放下手中的“柳叶刀”,继续用精湛的医术在手术台上浇灌着生命之花。
办公室:翟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