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因鼻子不通气到耳鼻喉科就诊,经过大夫检查发现李大爷双侧鼻腔长满了荔枝样半透明的息肉,还有大量脓鼻涕,一看就是典型的鼻窦炎、鼻息肉表现。经过住院做了功能性鼻腔、鼻窦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手术,李大爷高高兴兴出院啦。出院时医生特别交代出院后要每天用盐水洗鼻子,他连声的答应“中、中”。不料一周后李大爷来复查,他却气冲冲地说:“大夫大夫,我的鼻子怎么又不透气啦,是不是息肉又复发啦?”经过检查发现双侧鼻腔内都被黑色、黄色的的干痂堵住了。“大爷,您回家冲洗鼻子了吗?”“没有呀,回家的时候鼻子蛮透气的,我觉得没啥必要,冲洗还那么麻烦。”大爷坦率的说。我赶紧给他进行鼻腔清理,冲洗,大爷的鼻子又透气了。
那么问题来了,鼻腔冲洗有什么用?为什么鼻腔鼻窦术后的病人要冲洗鼻腔?哪些人群需要冲洗鼻腔?冲洗鼻腔需要什么工具?不同的人群怎么选择冲洗液?鼻腔冲洗有哪些注意事项?每天冲洗最长可以持续多久,听我给您一一道来。
鼻腔冲洗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比较时髦的鼻腔护理方法。鼻腔是我们呼吸的重要场所之一。寒冷、含有雾霾或其他细小颗粒物如细菌、病毒、花粉颗粒物的空气经过鼻毛,鼻腔黏膜上的粘液毯吸附及杀菌,黏膜下血管加热加湿等作用,使空气到达气管、肺的时候会变得温暖、湿润又干净,这都是鼻子的功劳哦。
鼻腔冲洗是一种鼻部疾病治疗方法,就是借助一种清洗工具把冲洗液以一定的压力输送到鼻腔、鼻窦,继而让药液充分接触鼻腔鼻窦黏膜,改善纤毛功能,还能冲刷掉鼻腔黏膜中的致炎因子,缓解病毒感染、过敏性鼻炎等引起的鼻黏膜肿胀,机械冲刷作用可有效去除鼻腔、鼻窦分泌物,降低病原微生物对鼻黏膜的破坏、去除鼻内镜手术后的血痂从而发挥治疗鼻部疾病,有效控制感染,预防鼻腔粘连,促进鼻窦生理功能恢复。鼻窦炎、鼻息肉术后恢复非一日之功,需要打好持久战,鼻腔冲洗是术后护理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听我这么一说,你是不是跃跃欲试准备洗鼻子啦。且慢,鼻腔冲洗再好也不是谁都洗洗更健康的。下面这些人群可以使用鼻腔冲洗:慢性鼻炎、鼻窦炎有粘稠的鼻涕病人,过敏性鼻炎,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腔肿瘤等鼻部手术后病人都可以洗。鼻咽癌等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的病人,鼻腔纤毛摆动功能受损,鼻腔经常会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临床上建议进行鼻腔冲洗。工作环境差,有大量灰尘的人群也可以清洗鼻腔。

(图片来源于网络)
鼻腔冲洗使用什么工具呢?一般采用专用的鼻腔冲洗装置进行鼻腔冲洗。有各种各样、各种材质的洗鼻壶,洗鼻球等专用装置可供选择,患者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习惯选用适合自己的洗鼻器。
鼻腔冲洗在鼻炎的缓解期或者日常护理时一般使用等渗的生理氯化钠溶液。在鼻炎的急性炎症发作期或者鼻腔鼻窦手术后黏膜水肿明显,推荐使用2.3%-3%的高渗盐水短时间内冲洗。
鼻腔冲洗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一般取一侧头低位,两侧鼻腔交替进行。从鼻塞较重的一侧开始,以免引起鼻咽部液压增高,导致中耳炎。冲洗时勿用鼻吸气、讲话,以免引起误吸、呛咳或中耳感染。冲洗过程中,要观察冲洗液中有无血迹、痂皮及脓性分泌物等。存在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急性感染的时候应慎用。低龄儿童或者不配合的儿童不宜使用盥洗法,以免发生呛水、耳痛等不良反应。
鼻腔冲洗液温度一般建议冲洗液加热至32 ℃~34℃为宜,既不会烫伤,又可提高抗炎效果,能发挥清除黏膜炎症、改善水肿、恢复黏膜形态及纤毛功能等效果。冲洗时压力不宜过大,应根据患者的舒适程度进行缓慢调节,冲洗力度应由小到大逐步调节至最适宜。
好啦,通过我的介绍,鼻腔冲洗的技能你get到了吗?
五官科:许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