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滴答”,秒针有节奏的转动着。 整个七楼安静的彷佛只有这只闹钟在不停地发出声音,也只有这闹钟在深夜陪伴着她。 凌晨一点,巡视完病房回到护士站的她不经意的撇了一眼时间。“这么晚了啊,一小时前的那台急性阑尾炎手术应该快下来了吧”,她不经意打了个哈欠。不知不觉在外一科已经工作了一年,似乎早已习惯了夜班工作,揉了揉眼睛开始在电脑前填写病人的住院信息。 “滴答、滴答、滴答”,秒针有节奏的转动着。 凌晨一点五十五分,她完成了手头的工作,慵懒地舒缓了下略微疲倦的身体。 “病号下来了,接病人!”医生突兀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她条件反射般起身,一路小跑来到手术室前,和医生一起推着推车往病房走去。“手术很成功,患者情绪稳定,下来后去枕平卧,身上一根引流管,引流通畅,”医生离开前向她交代着。对于接下来该怎么做,尽管她早已烂熟于心,但为了患者的身体康复,她还是一遍又一遍的听着医生的交代,生怕自己接下来会遗漏接哪些步骤。 “滴答、滴答、滴答”,秒针有节奏的转动着。 凌晨三点三十五分,这是患者手术后她第二次来到病床前,为患者进行液体更换并检查生命体征。 “小护士,真是谢谢你了,这么晚还要辛苦你给我换药”,做完手术后虚弱的张大伯有气无力地说到。她睫毛微微颤抖了一下说“没事的张大伯,为了你们的身体健康,这是我应该做,也是必须做的。您记得有任何不舒服就立马按床前的按钮,不要怕影响到我”。虽然这么晚换药测血糖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但能得到患者的理解,她内心的欢喜溢于言表。 早晨六点,走廊已经开始有病人以及家属活动的身影,漫漫长夜似乎在这窸窸窣窣的声音中宣告着结束。 “踢踏、踢踏、踢踏……”她的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穿行在各个病房之中,为每一位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的记录。“护士,昨晚夜班辛苦你了”,“小护士,忙了一晚来吃个苹果吧”。面对患者的赞赏以及善意,她的脚步似乎更轻快了。 早晨八点,忙碌了一晚的她迎着光一步踏入人海,与此同时,人海中的另一位她,逆着光走进医院。 她,是济源二院外一科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护士,也是济源二院所有护士的一个缩影。一位位平凡的她组成了不平凡的她们,她们是坚守在病魔前的一道坚强防线,以凡人之力,比肩神明。
外一科:葛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