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墙比寺庙听过更真诚的祈祷。”平时无聊刷抖音的时候偶然看到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 自从学了护理这个专业,从实习开始就在医院里看到过太多太多悲伤可怜的人。正式在医院上班以后,心里更是五味杂粮。 走廊里,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女人,染的头发已经枯黄,看起来干枯毛躁,面色蜡黄,脚上穿的拖鞋已经发黑,穿着病号服,扶着伤口缓慢的在走廊里活动,面色痛苦,却又坚持。在科室里,这是常态。 病房里,一个乖巧的小朋友依偎在妈妈怀里,在给他抽血扎针的时候非常配合,不哭不闹嘴里还嘟囔着“我超棒的!” 转头就是一位爷爷躺在病床输液,床旁照顾的奶奶眼睛直直的盯着液体,或许是孩子们都有工作在忙,住院期间并未见到其他家属来过,只有两位老人相互扶持的背影。在科室里,这是常态。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16岁男孩,起初听到是因为尿路感染来住院时,心里并没有多大的感触。但当见到患者时却看到是整个下肢瘫痪,从患者的身体状况能看出来家属很尽心在照顾,即使长时间的卧床,也并未出现红肿、压疮等。但是想想16岁多么青春美好的年华,校园里才应该是他的世界,而非是只能躺在病床上。每每想到就感到十分的痛心。 在这里,总有老人目光空洞,呆滞的坐着;总有年轻人抱着手机,自顾自的玩着。 在医院里见到各种各样的人,拥有着各种各样的生活。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在极力的与病魔抗争着。 我在这里看着,看着这人间百态,看着不同的悲欢离合和相同的生老病死。医院的晚风吹着,为了生活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活着。
外一科:王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