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作为我国传统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以《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藏象论》中“长夏胜冬”为中医养生治病的指导思想。
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用“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温通阳气,可达散寒通络,扶正固本,抵御病邪,防病保健的目的。
我院康复医学科经过查阅典籍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开展三伏贴工作二十余年,特制穴位贴敷药粉,今年将继续推出三伏贴、督灸等疗法。
常见疗法
一、三伏贴

(图片来源网络)
将辛温中药做成药贴,直接贴敷于特定穴位,刺激穴位,利用中医经络理论以达到振奋阳气、散寒祛湿、通经活络和通调气血的目的。
二、督灸

(图片来源网络)
督灸也被称为“火龙灸”或“长蛇灸”,是一种在督脉上施以隔药或隔姜或隔蒜灸的疗法。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顽固性感冒等。
2、风湿关节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足关节及周身怕冷怕凉等。
3、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寒、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
4、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月子病、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5、亚健康人群:新冠感染后免疫力低下、手脚冰冷、阳虚型体质的人群等。
注意事项
1、贴敷间隔以每10天贴一次为宜,(如有皮肤破损,时间可酌情后移)。
2、成人每次贴敷时间为1-2小时,以个人承受力为宜,一般首次贴敷时间可稍微短一点。儿童(3周岁以上)每次贴敷时间为30—40分钟左右。
3、贴敷后贴敷部位会有轻微的灼热疼痛感,无需紧张,此为正常现象,不可用手去抓挠。揭去膏药后,贴敷部位不要沾水,6小时以后再洗澡。如果出现红肿热痛等不适,可提前揭去膏药。
4、由于三伏贴的药物组成多是一些辛温药物,发热患者、严重过敏性体质、妊娠妇女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等重症疾病者都不适宜贴敷。
5、贴敷期间不吃生冷刺激、肥甘厚腻食物,如海产品、鸡肉、牛肉、羊肉、鹅肉和油炸类食品,也不要吃狗肉、桂圆等温阳食物。
贴敷时间
●初伏: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2023年7月21日-7月30日
●闰中伏:2023年7月31日-8月9日
●末伏: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
预约时间
即日起开始全面接受预约。
预约地点: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一楼颈肩腰腿痛科(5号诊室)
咨询电话:0391—6620017
13569135846
康复医学科:燕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