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上午,在ICU病房里,监护仪不断的“滴滴、滴滴”声,提示着病患病情的不稳定。监护仪上血氧饱和度的数字从95、90、88降至83,无论怎么调整呼吸机模式及氧浓度,血氧饱和度始终未见明显改善。
在大家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时,蒋万里副主任医师提出给患者俯卧位通气,这是我们重症医学科开科以来第一次这样尝试。在蒋主任的指挥下,大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有人负责捋顺各种管路,有人负责准备枕头,有人负责扶着头部、有人负责托着躯干、有人负责抬着腿部。大家齐心协力,顺利为患者翻身完成俯卧位,监护仪的滴滴声也随之消失,肉眼可见血氧饱和度从83、95上升至97。
为什么要趴着通气?
趴着通气也称为俯卧位通气,是新冠病毒以来提出的一种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辅助措施,其机制利用重力作用,增加前胸部的血流量和背部的通气量,改善气体交换,有助于提升血氧饱和度,促进患者肺部康复。简而言之就是仰着睡时背侧的肺泡都被压塌了,有血流无气流,通气血流比失调,就会出现低氧、闷、喘……而趴着睡时受压的肺泡又鼓起来了,能够进行摄氧,排出二氧化碳,通气血流比恢复,可以显著改善胸闷气喘,借助重力,实现体位引流,利于排痰。
清醒患者也可以趴着通气
趴着通气又不仅仅可用于新冠及重症患者,日常生活中如果得了肺炎,出现呼吸急促、呼吸窘迫,痰不易咳出,血氧饱和度下降等,选择趴着睡,有助于痰液排出,改善缺氧症状,预防重症发生发展,这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且有效的方式且可居家进行。
哪些人不可以趴?
尚未稳定的脊髓损伤或骨折;未缓解的颅内压升高;严重烧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心律失常;腹部手术后伤口未愈合;腹腔高压;头面部损伤等患者。
具体要怎么趴呢,有以下三种方式,如图所示:

(图片源于网络)
要趴多久呢?
趴着通气的要求是每天12小时,那么久趴不住怎么办?其实不用一次性连续12小时,可以分次趴,每次2小时后变换姿势,趴着的同时可以做点别的,比如看手机、听音乐、视频聊天,怎么舒服怎么来拒绝平躺,早趴早轻松。
不花钱地趴趴睡,
也能解决大麻烦哦!
重症医学科:赵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