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底线和核心内容,也是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
今年9月17日是第五个世界患者安全日,本次世界患者安全日活动主题为“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旨在使患者参与自身的护理,提高患者、家属和照护人员的参与度,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图片源于网络)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中,第八个目标是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患者安全。具体鼓励措施为:
(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参与医疗照护过程重要性的认识,及时有效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信息沟通。
(二)为患者提供多种方式与途径参与医疗照护过程,协助其正确理解与选择诊疗方案。
(三)鼓励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患者身份识别、手术操作部位确认、输液输血、药物使用、患者转运等诊疗过程。
(四)引导患者就诊时提供真实病情和相关信息,注重保护患者隐私。
(五)为患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患者安全教育培训,帮助和指导患者建立更好的健康意识,提升健康素养。
为了提升患者安全水平,需要树立全新的医疗理念,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通过以下方法,可以让患者参与到患者安全中:
实施沟通机制,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患者的观点和顾虑。指导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真实信息,最大限度地促进医患沟通,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权和自我护理能力,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建立患者安全报告机制。鼓励患者和家属报告不安全护理经历,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患者的不安全护理经历和结果来改进并提升医疗质量。
加强患者权益保护。让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实施自己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鼓励患者主动获取安全用药知识。药物治疗时,告知患者药物用法、目的,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参与用药时的查对。
提供患者安全活动。医务人员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疾病和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知识,让患者积极参与自身的安全管理。
《2021—2030年全球患者安全行动计划》中指出:“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可以作为患者病情的警戒观察者,并在出现新的需求时提醒医务人员。如果为其提供适当的信息,患者和家属可以帮助成为卫生保健系统的眼睛和耳朵。”患者积极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促进医疗机构的质量改进,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我院期待实现更高水平的患者安全管理,让每一位患者都能享受到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医务科:杨婉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