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李阿姨近半年来一直有口渴乏力明显,颜面部及双侧眼睑浮肿,双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的情况,但迟迟没有到医院就诊。直到1月前颜面部及双侧眼睑浮肿加重,还出现了双下肢水肿,伴活动后心慌、胸闷,李阿姨有些害怕了,这才在家属的带领下来到了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肾脏内科六号门诊。找到了李路霞主任,经过详细问诊,李主任了解到,李阿姨有10余年的2型糖尿病史,一直没有规律监测血糖的习惯,这次就诊,发现李阿姨血压高达180/110mmHg,糖化血红蛋白9.8%,尿蛋白(+++),发现化验结果上有上上下下的箭头。李阿姨和家属都特别着急,李主任耐心告知李阿姨和家属目前病情,并安抚了李阿姨的情绪,为其办理了住院。
李阿姨住院后由郑玉芝医师主管,入院后立即开立医嘱留取24小时尿液查尿微量白蛋白3694.8mg/24h,尿液总蛋白5053.09mg/24h,面对如此之高的尿蛋白量,郑医生向李主任汇报后,经科室积极讨论,李主任建议李阿姨行“肾穿刺活检术”,明确诊断,指导下一步诊疗,并详细告知了手术必要性及可能存在的风险,李阿姨及家属商量后同意行肾穿刺活检术,手术顺利完成,结果回示: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确诊为糖尿病肾病。

在李主任的指导下,郑玉芝医师给予李阿姨降糖、降压、降尿蛋白、降脂稳定斑块、改善肾脏微循环及对症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阿姨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水肿明显缓解,体力好转,未再发心慌、胸闷。郑玉芝医师予复查相关指标,李阿姨尿蛋白竟然转阴了,再次留取24小时尿液总蛋白明显下降,李阿姨在手机上查到化验结果开心的不得了,查房时候拉着李主任的手,直呼“我的尿蛋白终于消失了,水肿也消退了,也有力气活动了!李主任、郑医生你们真的是妙手回春啊,挽救了我的生命,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李主任握着李阿姨的手亲切地说道:“功劳在你,主要是你们配合的好,咱们医患同心,事半功倍!”这和谐的一幕真让我们感动。
入院检验结果:


复查结果:


同样有着病情困扰的还有70岁的张大爷,张大爷5年前患上糖尿病,今年3月份,他因出现乏力、泡沫尿,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后发现尿蛋白(4+)。当地医院判断为糖尿病肾病,对症治疗后张大爷尿蛋白仍居高不下。见预后效果较差,张大爷对诊断产生疑问,自己出现蛋白尿,是否就是 糖尿病肾病所致的呢?

(图片源于网络)
他转而来到我院肾内科,找到李主任就诊,希望通过李主任的细致诊疗可以准确找到病因,达到诊疗效果。经李主任详细评估,建议张大爷行肾穿刺检查,结果显示,张大爷所患为II期膜性肾病,并不是糖尿病肾病。李主任为张大爷重新制定治疗方案,修改用药计划。经规范治疗,复查张大爷尿蛋白迅速下降,病情基本控制,目前已出院回家休养。
病理结果:

复查尿蛋白转阴:

关于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以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它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首位疾病,且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研究表明: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30%~40%的患者将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将进行性减退至终末期肾病,所以早期规范治疗糖尿病肾病是十分重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主要有:
尿频:表现为正常饮水情况下,小便次数增多。
泡沫尿(因尿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患者在小便时尿中出现大量泡沫,且不易消散。
水肿: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浮肿,且为凹陷性水肿,即用手按压浮肿部位,短时间不会自然回弹。
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失眠,皮肤瘙痒等。
李路霞主任提醒,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就都是糖尿病肾病,肾穿刺病理检查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能够精准、有效定位病因,保障整体治疗效果。
当糖尿病人存在微量白蛋白尿,且同时具备下列情况者:①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②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可临床诊断为糖尿病肾脏病;
若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到可能系非糖尿病原因所致,应尽早肾穿明确诊断:① 糖尿病病程比较短;② 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③出现肾性血尿;④蛋白尿突然增多,甚至出现肾病综合征;⑤合并顽固性高血压; ⑥ 患者肾功能急性进展,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⑦ 存在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如皮疹、皮肤紫癜、关节痛;⑧肾脏超声异常,如单肾萎缩。⑨在使用沙坦或普利类降压药治疗2~3个月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超过 30%。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肾脏内科,守护您的肾脏健康。科室电话:0391—6620811。
肾脏内科:李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