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下午五点多钟,市二院五官科闯入了一位病情危急的患者。
李先生,今年54岁,家属说,这天下午,李先生突然出现咽部疼痛,至当地诊所就诊,考虑为“咽喉炎”,就给予药物治疗。两小时余前,李先生突然呼吸困难,家人急忙将其送到至市二院耳鼻喉科就诊。

接诊医生王真迅速为李先生进行了检查,发现其咽腔充血,间接喉镜检查发现他的会厌肿胀呈球形,想到这很可能是“急性会厌炎”。于是立即给予患者局部用药及雾化吸入,雾化过程中,患者突感咽痛、呼吸困难加重,瘫软在椅子上,情况十分危急,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王真急忙联系重症医学科及麻醉科前来会诊,同时通知急诊科。急诊科医护人员王昆哲与郝佳佳接到通知后立即推急救推车上楼将患者转运至急诊科,同时,为他建立了静脉通道,进行抢救,以控制病情。
此时重症医学科主任蒋万里也与医生戴宇航、原会芬来到急诊科,发现患者“急性会厌炎 呼吸衰竭”,紧急之下,蒋主任及麻醉师于急诊科抢救室行紧急气管切开术。
时间就是生命,病情就是命令。蒋主任5分钟内为患者施行了紧急气管切开术(经皮微创气切),患者呼吸困难明显缓解,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

经过紧急抢救,李先生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转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在李先生病情好转的那一刻,家属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如果晚来几分钟,后果将不堪设想!回想起刚刚过去的几个小时,家属感慨万分。面对病魔,医生和护士们并肩作战,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生命时间。而患者也深感感激,他感谢医生和护士们的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让他重新获得了生命的希望。

术后3天复查,会厌仍肿胀为球型,气道几乎完全被堵死。
患者说,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医生是他最坚强的后盾。感谢医生给予他第二次生命的机会。他的家人也对参与这场抢救的医护人员送去了感谢,感谢大家的配合,为抢救赢得了时间。

术后6天复查,球型肿胀明显减轻,气道已呈现,情况已明显好转。

(图片源于网络)
人在呼吸、进食时,空气从鼻腔通过咽喉进入气管,食物从口腔通过咽喉进入食管。会厌就长在呼吸道入口位置的上方,像一个小开关,当人进食吞咽时向下封闭喉气管入口,在呼吸时向上开放,保证气流顺利进入气管。
很多人都有过边吃东西边说话造成呛咳的经历,这就是会厌没及时关闭造成的。
会厌组织结构比较疏松,容易在炎症刺激下发生肿胀。如果遭受细菌、病毒的侵犯,就可能引发较为凶险的急性会厌炎,导致呼吸道入口被阻塞,患者就会表现出呼吸困难,严重者喉气管入口会被完全阻塞,引起窒息。
李先生的经历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当出现急性剧烈咽喉疼痛,尤其是咽喉中心部位的疼痛、有异物感、吞咽困难甚至呼吸不畅时,一定要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市二院重症医学科除了可开展传统的气管切开术之外,经皮微创快速气管切开术也成功开展,此项气管切开手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市二院在急危重症的救治中,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生命的尊严和健康而努力!
宣传科: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