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因为其传染性强,会引起高热,多处疱疹,有些还可能会出现脑炎,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每到流行季有的家属就会比较紧张。 门诊时候,一位妈妈拉着孩子来就诊,面容焦急:“医生快给孩子看看吧,他手上出了很多疙瘩,是不是手足口病呀?目前还没发烧,赶紧用药,早治疗早好。”我查看了孩子的手,掌心可见密集的小水泡,发痒,是明显的汗疱疹的皮疹。为了打消家属的顾虑,给她做了个小科普。 什么是汗疱疹? 汗疱疹一般春末夏初开始发病,夏天加剧,秋冬季可自愈。主要表现就是手部皮肤出现密集的米粒大小水泡,呈半球形,略高于皮肤表面。多见于手掌心、手指侧面以及指端,严重可累及手背的位置,经常呈对称分布,疱液清澈发亮,干涸后会出现蜕皮。又称为出汗不良性湿疹,是一种常发生于手掌的皮肤病。它属于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虽然看起来恐怖,但不会传染。 出现汗疱疹怎么治疗呢? 1、外用糖皮质激素 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 说明: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止痒作用,短期外用既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不建议长期应用,以免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 2、糖皮质激素+抗真菌复方制剂 如:曲咪新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复方酮康唑软膏等。 说明:对于合并真菌感染的汗疱疹,可首选糖皮质激素与抗真菌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起到去除致病源、缓解症状的目的。 3、抗过敏药物 代表药物: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 说明:此类抗过敏药能阻止过敏反应的发作,缓解汗疱疹的瘙痒症状。 4、外用中成药 如:炉甘石洗剂、丹皮酚软膏等。 说明: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保护、止痒的作用;丹皮酚软膏则能消炎止痒;可配合其他药物,增强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直接接触肥皂、洗衣液等洗涤用品,减少洗手次数,保持局部干燥。 2、部分患者会瘙痒剧烈,所以会反复抓挠,一方面反复抓挠刺激会导致皮疹面积扩大,另外一方面可能会诱发感染,所以尽量减少抓挠刺激,避免热水烫洗、酒精擦洗等。
儿科:杜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