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食五谷杂粮,生疮疡杂病,经生老病死。居家保健一直以来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谁家还没有个几样药傍身了?那么,如何保安全呢? 首先,要做到勤检查。对药品的有效期进行检查,及时清除过期药品。有的药品开封后,有效期就会变短,比如滴眼液,这是无菌制剂,开封后,不可避免会导致药品污染,一般开封后超过一个月就不要再使用了;开封后的糖浆剂,也不能长时间储存,因为糖浆开封后易被生活中的细菌污染,糖又是很好的培养基,所以不能长期保存,这个期限争议比较大,短的说两周,长的说冬天三个月,总体上是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储存时间更短。网络上有个段子,发现感冒颗粒要过期了,赶紧冻感冒了,免得浪费。这行为虽然不可取,但安全意识还是很值得学习的。过期药品的有效成分会下降,毒性和不良反应也会下降,切不可因小失大。 其次,要观察药品的外包装。一般纸包的零散药品,达不到药品保存的温湿度,不建议长期保存。有的药品,吸湿性很强,比如复合维生素B片,在潮湿环境中,就容易吸湿,原本干燥的片剂就变成湿乎乎黏糊糊的。有的药品表面有一层糖衣,贮藏温度不当,可能会发生崩裂,观察片剂表面就能看见沟沟壑壑,这样的片剂就已经发生性状改变了,这样的片剂也是不能使用的。有的药品可能会发生溶解将外包装都污染了,还有的药品储存不当,发霉变质,诸如此类。以上这些情形,就是万万不能再使用的了。 第三,要按说明书要求保存药品。大部分药品是要求避光,室温,或不高于20摄氏度保存的。有的药品则对光线要求很严格,见光失效,是绝对不能放在光线明亮处的。另外,生物制剂,比如胰岛素,是对要求在2-8摄氏度保存的,也就是我们家用冰箱的冷藏室,可千万不能直接放在室内,或冷冻室,导致药品完全失效;开封的胰岛素却是要室温保存的,这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能弄错。一般药品外包装上对药品的保存条件都给予了明确标注,保存时要勤看看,多注意。 第四,要保存在安全、小儿难触碰的地方。小娃娃,总是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用嘴巴来认知世界,更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动作,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很多风险。小儿误服药品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丧失生命的不在少数,这就要求家庭保健用药要储存在安全、小儿不易够到的地方。 第五,用药要遵医嘱、多询问。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有一种久病成医的感觉,自主服药的主动性很强。可药品毕竟不是普通的商品,它有安全性,也有不良反应,这就决定了用药时的权衡利弊。这个决策者是医师或执业药师,而不是我们寻常经验能够取而代之的。生病了,到医院让医生再把一下关,明确一下诊断和用药,结合家庭药箱情况给予补充或指导,更加安全。 第六,特殊用药要注意。药盒上写个“外”字,说明这个药是外用制剂,是不能口服的。药名里有个咀嚼片,说明这个药是需要嚼碎服用的,不能直接吞咽。药名里有个吸入剂,说明这药是吸入的,也不是口服的。在此,必须说一个特殊的制剂——泡腾剂,常见的泡腾片、泡腾颗粒。泡腾剂的口服制剂用法与普通药品有很大差异,需要先在液体里溶解,待泡腾剂完全作用,泡沫散去,才能吞服。有过这样的惨剧,在医院内,直接将泡腾口服制剂吞咽,导致大量二氧化碳释放,病人缺氧窒息死亡的。 另外,强调一点,儿童用药与成人用药尽量分开放置。成人用药更要保存到儿童难以触碰的地方。 多一份用心,少一分危险。让家庭保健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它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让家庭保健更安全更保健。
药剂科:王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