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已经患病多年。
最近,他发现自己的小腿上出现了一些小红点,还伴随着瘙痒和疼痛。他认为这只是普通的皮肤过敏,于是就去药店买了一些抗过敏的药膏涂抹。然而,几天过去了,王大爷小腿上的小红点不仅没有消退,反而越来越多,而且还出现了溃烂的情况。
他开始感到不安,于是决定来济源二院糖尿病科就诊。
经过糖尿病科主任吴健停仔细地检查和询问病史后,告诉王大爷这是糖尿病所致的皮肤病,并不是普通的皮肤过敏。吴主任解释说,糖尿病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皮肤容易受到感染和损伤。
王大爷听了医生的解释,才明白自己之前的误解。他感到非常后悔,没有及时去医院就诊,而是自己乱用药膏。
吴主任给他开了一些针对性的药物,并叮嘱他要注意控制血糖,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摩擦病变部位。
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和护理,王大爷小腿上的皮肤病慢慢恢复了。他也深刻地认识到了糖尿病的严重性,开始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定期去医院复查,控制好自己的血糖。
中老年患者频繁皮肤瘙痒怎么办?
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确诊的患者越来越多。血糖升高会导致多种细胞的损伤,包括内皮细胞、神经元和肾细胞,但也包括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可发现皮肤病,并经常在确诊前发生。
皮肤瘙痒、类脂性坏死、成人硬肿症和环状肉芽肿是常见的非感染性皮肤病。细菌和真菌皮肤感染在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
慢性瘙痒是糖尿病常见的皮肤表现,通常与皮肤干燥症有关。大约3%-49%的糖尿病患者有瘙痒症状,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图1(图片源于网络)
控制血糖水平正常化,同时使用润肤剂(如含尿素的保湿霜)和局部止痒药(如聚羟甲基酚或薄荷醇)进行基础皮肤护理。非镇静抗组胺药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抗抑郁药也可以减少瘙痒。紫外线光疗也是难治性疾病的一种选择。全身性瘙痒可能发生在临床不明显的干燥皮肤,或与红斑丘疹或结节性瘙痒有关(图1)。

图2(图片源于网络)
类脂性坏死病通常始于红斑性丘疹,进展缓慢,发展为中心萎缩的黄褐色斑块和毛细血管扩张(图2)。类脂性坏死病是一种非瘙痒性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性疾病,伴胶原变性。这种疾病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为0.3%-1.2%,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通常位于腿部腹侧,通常呈对称分布。在35%的患者中,皮损可能会溃烂,通常合并继发性细菌感染。

图3(图片源于网络)
在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没有皮肤炎症迹象的紧张性浆液性水泡。水泡是无痛的,主要发生在下肢,特别是脚和脚底(图3)。糖尿病大疱病可能是糖尿病的最初临床表现,手和躯干也可能受到影响。大约0.5%的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出现水泡。水泡很快就会出现,并在几周内恢复。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早期诊疗对预防血管病变、神经病变、肾病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大约3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皮肤变化,它们可能是糖尿病的先兆。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定期接受皮肤科医生的检查,而且应该考虑对以前未被识别的具有典型皮肤状况的患者进行糖尿病的鉴别,帮助皮肤科医生和内科医生识别糖尿病。
糖尿病科:吴健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