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我院神经外科成功独立实施脑保护伞下右侧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济源二院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患者为60岁男性,因“右侧肢体无力10余年,加重10余天”入院。曾在外院行颈动脉彩超,提示: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
神经外科主任王敏波团队手术照
神经外科主任王敏波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卒中高危筛查。为进一步明确病因,王敏波团队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同时为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决定为患者行经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检查。
根据造影结果提示,考虑患者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如果任由患者的病情进展下去,可能会因为颈动脉越来越狭窄,出现头晕头痛、黑蒙晕厥、意识障碍、偏瘫等情况,且随着颈动脉狭窄的程度继续加重,直至闭塞,将大大增加手术难度,甚至需要“开大刀”,所以这次手术不仅需要做,而且刻不容缓!
神经外科团队高度重视,经多次会诊讨论,决定为患者行“脑保护伞下右侧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重建正常的血流通道,恢复正常的血流。
在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后,向家属交代病情,家属同意手术。

支架置入
在介入团队密切协作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血管血流情况得到了改善。
支架植入后血管狭窄解除
脑保护伞保护下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是将脑保护装置送到狭窄部远端,释放形成一只像雨伞一样的滤器,伞上的小孔允许血液通过,但脱落的颈动脉狭窄斑块、血栓则被挡住。
颈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处植入支架,小小支架撑开了狭窄的颈内动脉,使脑血管畅通无阻。
颈动脉狭窄操作完成后保护伞可以像雨伞一样收拢,将收于其中的斑块、血栓带出,极大地减少了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并发症。
出院后一个月患者前来复查,反馈右侧肢体无力情况有较大改善。患者家属非常开心,对王敏波主任表示感谢。
此例手术的成功,不仅为患者及时规避了致残致死风险,守住了生命“红线”,同时为颈动脉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选择。
神经外科主任王敏波团队手术照
神经外科主任王敏波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提升医疗技术,夯实业务技能,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舒适的医疗服务。
办公室:薛冰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