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真的醒了吗?我不是在做梦吧!” 济源二院重症医学科(ICU)谈话间内患者家属喜极而泣。
“是的!已经清醒了,脱离了呼吸机,拔掉了气管插管,停止了CRRT,再观察两天就可以出院了。”主管医生赵盟肯定而带有温度的话语进一步安慰了患者家属。
“我爸也醒了?太谢谢你们了!看到入科时那么危险,我们都想着不行了。”另一名患者家属也由衷感慨。
“是的!已经清醒了。肺部感染控制稳定的话,你爸也很快会出院,放心吧。”蒋万里主任话语中的自信同样让家属如释重负。
什么原因让一位大妈、一位大叔住进了神秘的ICU?为什么将两位老人相提并论?神秘的ICU是否是你印象中冰冷的大铁门?如果你感兴趣,且听“洒家”慢慢分解。
2023年12月21日,61岁的李大妈家人突然发现李大妈昏迷了,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急呼我院120。“警灯闪烁,警笛长鸣”,李大妈被送进我院急诊科,急诊科医生王坤哲按照急救ABC评估流程发现:患者为深昏迷状态,呼吸困难,经皮氧饱和度SpO2 50—60%,血压BP 60/47mmHg。同时查血糖爆表---高到血糖仪都无法显示!王坤哲医生与家属简要沟通后果断进行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升压药物及胰岛素等应用,迅速、规范的抢救措施使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行CT检查后送入ICU。
“生命所系,性命相托”是医学生步入神圣医学殿堂时的庄严誓词。当该名患者进入重症医学科(ICU)的那一秒开始,ICU内的冲锋号再次响起。蒋万里主任、赵盟医生及全体护理人员不顾疲倦再次投入到抢救之中。
----“连接监护!” “是,连接心电监护!”
----“连接呼吸机!” “是,连接呼吸机!”
----“查动脉血气!” “是,查动脉血气!”
----“通知CRRT小组,准备。” “收到!”
----CCUE流程重症超声评估!
……
医生一道道指令快速下达,护理团队有条不紊准确执行。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在这里时间就是生命!经过系统的病史回顾、细致地查体、全面的辅助检查后发现:1、深昏迷:(1)糖尿病高渗性昏迷,(2)缺血缺氧性脑病待排;2、重症肺炎,呼吸衰竭;3、代谢性酸中毒,高钠血症;4、高血压病;5、帕金森综合征。
经过5天的抢救,患者慢慢地睁开了双眼,清醒了。经过筛查、SBT、气道评估后成功脱掉了呼吸机,拔去了经口气管插管。回顾李大妈的经历,主要病因是肺部感染诱发的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血糖“太高”太可怕!
李大妈的经历或许让你认识到“血糖太高太可怕”。血糖低了可怕吗?无巧不成书!
就在李大妈住进ICU的前一天,一位68岁的崔大叔以“发现意识不清5小时”为代主诉也住进ICU。当时急诊查血糖低到1.5mmol/L,经皮氧饱和度SpO2 50—60% 。发现为:1、重症肺炎,呼吸衰竭;2、低血糖昏迷;3、脑梗死后遗症;4、2型糖尿病。经过重症医护人员全力救治后,几乎和李大妈同步醒来,同步转为高流量仪,同步办理出院。因为都有较多的基础疾病,经老年医学科许四化主任会诊后同步进入了老年医学科康养。同样回顾崔大叔的经历让我们认识到——血糖“太低”也要命!
大妈大叔命悬一线,浴火重生的生死经历或许能为“糖友”再次敲响警钟,一定要管控好血糖,减少诱发因素,如感染等。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三个: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糖尿病高渗性昏迷;3、低血糖昏迷。个个都能要人命,“高,低”你得进重症!
两名患者转危为安除了家属开心之外,我们医护人员同样成就感满满。入科时患者带着呼吸机扑哧、扑哧规律的送气排气声,监护仪嘀嘀的报警声,医护人员紧张有序的跑步声……声声入耳,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情景大多家属只有在电视剧中才能看到。亲身经历的那一刻,患者家属的目光中透露出无助与恐慌,出院时再看患者及家属,目光中充满着对ICU的肯定,谈话间体现出一种信任。我想,这或许就是我们正在打造的有温度的重症医学科!
这里并不只有冰冷的铁门阻隔,
这里有十几颗火热的心与您相通。
您在门外焦急地等待,静候佳音,
我在室内紧张的抢救,期盼转机。
重症医学科,宛如生命之舟,
ICU----I See you!

蒋万里 副主任医师
济源二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血液净化科主任
具有河南省栋梁521计划重症资质
参加CCUSG培训,具有重症超声应用能力
具备超声评估动静脉内瘘能力,并列入国家人事人才数据库
进修于北京中日医院、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进修于郑州大学一附院重症医学科、肾内及血液净化科
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委员
河南省研究型医院血液净化专委会委员
济源市全科医学副主任委员
重症医学科: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