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笺,眼睛模糊地已看不清手指下划拉的字。写,是我的爱好。字里行间纪实散文,弘扬正能量,是我每篇开心的作品,同时也是我抒发情感的爱好! 然而,眼睛不好使,视力在急剧下降。我不得不撂下便笺上龙飞凤舞的爱文,发愁地在手机上搜寻眼病的原因。 窝家自查,毫无收获! 二院离家近,到二院眼科瞧瞧! 在老伴鼓励下,忐忑地出家门,进医院。小心地配合医生的检查,警惕着医生地每一步操作,生怕眼睛上的问题,眼科医生医术能否达标! 两只眼睛视力测试,左眼0.25,右眼0.2。我也明白知道,不做后果会更严重。不想看不清,还怕失明,更怕失去我赖以挥洒情感的文字! 我在徘徊,纠结!原因是多种的。 眼上动刀子,会不会把心灵窗户捅破?极度担心和害怕,做与不做,我在纠结! 医生在开导、并给我举一反三讲明摘除白内障手术的必要及安全。 科主任郭艳波,是个高大帅气的男神。他那沉稳、细心、温文尔雅而又不失果敢的医生风度,给了患者无尽的信心。 门诊上、群聊中郭主任都在耐心回答患者五花八门不同的问题,有不分时间断反复求证的家属,甚至来自家属的重复问题和重复询问,郭主任都一一耐心解释,足以拉近医患间的亲和与信任。 冲着主任,冲着这个团队,我相信他们的实力,果断签下了入院手续,豁出去,做只左眼试试! 其实,眼科行,我真实体会到了医护的不易。 百姓、百人百性。 预约、检查、住院等一系列手续。本不狭窄的走廊,被患者及家属好几十人挤的过个人都困难。 患者都是老年人。年龄的上升,听觉的下降,相互间亢奋地交流,他们只有可劲儿亮音才能成功沟通。 我都觉得吵的慌,总是走到走廊的天井台避噪音。 面对几十个全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这里的工作强度与难度,沒有足够的耐性及抗干扰能力,很难持之以恒。 二院眼科医护人员在郭主任的带领下强强联手,他们做到了,并且做得那么完美! 手术台上,几分钟的操作,让我感觉上手术床前深吸一口气的自我鼓劲,白做了! 沒有痛感,更没手术杂音的恐怖,很像是体验了一把手术床上的感受,只听专家的俩字:“好了!”的肯定。 术后第二天的摘罩,更觉得离奇。原本朦胧的左眼,瞬间像装了个探照灯。 我看到了生活、生物及空间细微的瑕疵!左眼视查0.8。 右眼的微视,总觉得像瘸了一条腿。左、右眼作为搭档,完全缺失了默契的配合。 生怕右眼弱视拖累了左眼。再次决定,给右眼也升升级,说啥也让它明起来。 再次预约,再次办理入院的各种程序。 惊奇的是,尽管月月都有手术,患者依然那么多! 这是否是济源白内障患者,对二院眼科医生医术的肯定与信任呢? 二院、冉冉升起之星,举托着济源人民,渴望健康的信任和依靠!
作者:杨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