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如耳道或鼻腔内进入异物。这些看似微小的异物,如不及时处理,可能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小的隐患。 好奇心是每个小孩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除了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好奇,也会时不时探索自己身体的小孔,比如将各种小滚珠、豆类、小玻璃球等塞入自己的耳朵里... 小轩,一个活泼可爱的五岁小男孩,他就是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导致意外发生。济源二院门诊楼二楼五官科总是人满为患,这一天,走廊里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焦急的询问声。 小轩正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他的小脸上满是紧张和不安。原来,小轩在玩耍时不慎将一颗玻璃球塞进了自己的耳朵里。妈妈发现后,立刻带着他来到了医院。 五官科医生王海玲,耐心地询问了情况。她轻轻地检查了小轩的耳朵,发现那颗玻璃球已经深深地卡在了耳道里。她深知,这种情况不能拖延,否则可能会对听力造成损害。这看似简单的情况实则棘手,因为玻璃球是球形且光滑,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到小轩的耳膜。 就在这时传来小轩紧张的声音:“阿姨,我会不会变成聋子?” 王医生微笑着摇摇头,温柔地说:“小轩,别担心,我们一定会帮你把玻璃球取出来的。” 王医生知道,取出这颗珠子需要非常小心,以免伤害到耳道或耳鼓。准备工作就绪后,王医生利用专业的工具——耵聍钩,轻轻地伸入他的耳道。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器械的角度和深度,确保能够准确地夹住那颗玻璃球。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她的手指在器械上轻轻地施加压力,夹住珠子后,缓慢而稳定地将珠子从耳道里往外拉。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精准,生怕给小轩带来不适感。 经过几分钟的细致操作,玻璃球被成功取出,她轻轻地将珠子放在一张纸巾上,展示给小轩和他的妈妈看。看到那颗被取出的珠子,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小轩也感觉耳朵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医生又为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其他问题后,才放心地让他回家休息。 王医生介绍,外耳道是一弯曲的管道,容易嵌顿异物。儿童耳道狭小,但又令人忽视,有时小蚊子,或者儿童小玩具就很容易进入耳道里,然后紧接着小孩就会产生瘙痒,疼痛感,甚至还会产生耳鸣,那么家长应该如何迅速处理? 1.保持冷静:首先,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2.切勿自行取出:不要试图使用棉签、镊子等工具自行取出。这样做可能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甚至导致耳道或耳膜受损。 3.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孩子将小物件塞进耳朵,应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医生会使用专业的工具和方法,安全取出。 4.注意观察: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状况。如果孩子出现疼痛、出血、听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 同时,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做到及早发现孩子耳内的异物,一旦发现异常,比如孩子表示耳朵不舒服或老抓耳朵,家长应该重视,必要时请立即到医院处理。
办公室: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