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进步,医疗便捷的同时,也困扰着部分人,那么,作为志愿者的主要职责为患者提供关于看病流程的引导和解答他们的疑问,面对不同年龄、背景和文化的人们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目标,倾听他们的需求,提供清晰的解答。 人生而在世,总有生老病死,医院也成了生命起点与终点的中转站。形形色色的人在此奔波,人生百味集聚此地,情感思绪交集此处。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总会多加留心于那些没有儿女陪伴的老人,没有丈夫陪伴的孕妇,没有朋友陪伴的异乡客。看着他们陷入无助的时候,看着他们急的焦头烂额的时候,看着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我总会给予帮助。作为志愿者,那些本与我无关的人和事,在我的心头激荡出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静。一位奶奶经过各种检查以及医生的诊断,需要立即住院,在门诊大厅里哭的泣不成声,儿女却在旁边责怪老人的不懂事,我明白生老病死,人各有命的道理。站在当局人的角度我竟也一时分不清对与错。奶奶只是害怕,儿女只是着急。本就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局外人看来倒是以一种尊老爱幼的想法,更加怜惜老人。但儿女着急,生活压力重大,他们又有什么办法,是生存的重担压在了他们的肩头。 而我可以做的仅仅是在我有限的能力范围内,提供友好、耐心和专业的服务,为他们提供信息、指导和安慰。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能够理解到患者和家属的关切和需求,并尽力让他们感到舒适和放心。 另外,医疗条件越来越好的同时,部分老一辈的群众在面对就医就诊电子化时,他们不懂线上挂号、不懂如何打印报告单,这也是需要我们志愿者来帮助。我们需要多渠道接触患者,多方位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期望,才能做更好。 每一次的志愿者服务日,都是难忘而有意义的体验,在奉献中,体味快乐,收获幸福。
医学装备科:张英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