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经常收到亲戚朋友要求对宫颈癌筛查报告的解读,也有朋友因感染HPV异常的焦虑恐惧、寝食难安、心情郁郁。今天,就带你一起解读这些报告背后的深层含义。
宫颈癌筛查最常用且有效的筛查手段,即宫颈HPV(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及TCT(宫颈薄层液基细胞)检测,必要时会加做免疫组化以明确病变性质及程度。

上图为我科的HPV检查报告单。报告可能显示以下两种检查结果:1、阴性(—):未检测到HPV病毒感染(结果很好呀!)2、阳性(+):检测到HPV病毒感染,需进一步检查和监控。此时要注意HPV感染为低危型还是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高危型更易致宫颈癌前病变甚至是宫颈癌。需要提到的是,并非感染了HPV就等于得了宫颈癌,这个治病因素在长期慢性反复感染,宫颈细胞才会出现异常增生,并长出肿瘤。所以感染HPV后遵医嘱及时药物治疗清除病毒,定期复查随诊即可。

上图为我科的TCT检测报告单。它是宫颈细胞有无异常的直接评估,感染HPV后若无TCT细胞的异常改变,则无需担心焦虑,只需用药清除HPV感染即可。在TCT报告中,除可有细菌感染,特殊病毒感染提示外,最重要的是常用术语的解读,如下:
1、NILM(未见上皮内病变及恶性细胞):提示宫颈细胞正常,无需进一步处理。2、ASC-USS(非典型来自视频细胞):提示宫颈细胞可能有异常,结合HPV报告来看,若HPV阴性,可半年后复查TCT;若HPV高危阳性,则可能需阴道镜下宫颈活检。3、LSIL(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提示宫颈细胞存在异常,应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4、HSIL(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提示存在宫颈细胞异常,应立即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5、SCC(鳞状细胞癌):提示检测出癌细胞,应立即进行下一步治疗。6、AGC(非典型腺细胞):提示宫颈腺上皮细胞可能存在病变,应行分段诊刮进一步筛查。7、AIS(颈管原位腺癌):提示宫颈腺上皮存在病变,应立即分段诊刮明确诊断。8、AC(腺癌):提示宫颈存在恶性腺上皮肿瘤,应立即进行下一步治疗。

上图为我科的宫颈免疫组化报告。结合免疫组化结果,不仅可以分辨有无宫颈上皮内病变,对宫颈上皮内病变进行分级,还可识别早期宫颈癌的微浸润灶,并进行预后的评估。
总的来说,当有宫颈HPV感染和TCT异常时,切勿焦虑恐慌,遵医嘱治疗用药,定期复查即可,将TCT与HPV报告结合,来评估下一步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病理科:刘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