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将从项目背景,改善思路和过程,改善结果及改善后效果评价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来看项目背景:抢救车的管理是保证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物品必须做到性能良好,以满足危急重症患者抢救及时的前提。

传统的抢救车管理模式包括开放式管理和封存式管理两大类。传统模式有以下3个缺点:1.交接班繁琐,每次交接班都需要打开抢救车核验急救药品及物品的有效期,费时费力。2.核对不方便,急救药品物品易过期,造成浪费。3.工作流于形式,护士满意度低。

既然传统模式存在这么多的问题,那我们该如何解决呢?为了保证抢救车的临床使用效果,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探索科学有效的抢救车管理方法,便于临床护理实践。我们科室团队成员积极讨论,进行头脑风暴,通过收集资料,借鉴上级医院的管理方式,发现了具有存储信息量大、种类多、识别快、成本低、方便更新等优点的二维码。于是我们确定了改善目标,利用信息化技术代替传统模式进行抢救车查对。

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帮助我们达成这个设想呢?我们请计算机专业人员为我们讲解信息化相关知识,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办公软件,组织培训,大家共同学习,确保人人知晓,能够熟练操作。
我们的改善思路是,将抢救车中的急救药品、无菌物品失效期进行统计,然后借助金山文档生成二维码,同时实现多人查看及编辑。科室护理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更新并获取抢救车中急救药品及物品的有效期,及时更换临期的急救药品及物品,使得抢救车时刻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改善结果如下:1.根据抢救车内的布局,具体列出急救药品和物品的名称、数量及有效期。2.借助Excel,计算出急救药品、无菌物品距离失效期的时间,公式如下:距离失效期的时间=失效期—TODAY(天)。3.借助Excel中的“条件格式”,将计算出的到期倒计时天数进行突出显示(红色背景:有效期≤30d,黄色背景:30d<有效期≤60d,绿色背景:有效期>60d)。4.统计完数据后,借助金山文档分享数据并且生成二维码。
改善后护士查对抢救车模式请大家看一下:
我们可以看出护士只需打开微信扫一扫,就可以进入这个查对界面。在这个界面,我们还新增了急救药品说明书,便于护士交接班时在线学习,提升护士理论素养。其中,绿色的部分提示有效期在60天以上,红色的部分提示有效期在30天以内,近期需要更换。
下面我们再讲解一下管理者对抢救车监管的流程:
同样的方式,进入查对界面后,点击右上角的菜单栏,下划找到“修改追踪”,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在后台查看抢救车的交接及更新情况,方便动态管理。

改善后的效果评价:1.提高了工作效率,交接班时间由原来的8分钟,缩短至现在不到1分钟。2.节约成本,及时发现临期的急救药品和物品并进行更换,避免浪费。3.提高了质控效率。4.交接班记录完整,护士满意度高。
信息化技术在抢救车效期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应急响应能力,使得抢救车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规范, 目前此创新项目已在我院得到广泛推广。
骨科:郑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