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子健,提到外科你先想到的三个关键词是啥?

B:手术、疼痛、活动。
A:对呀,我们普外科的工作主要以手术为主,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术后早期活动对于肺功能还有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很多好处。但是由于护理工作繁多冗杂加上病人及家属缺乏对术后下床活动知识的了解,因此我科对胃肠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落实情况不够满意,所以我们制作出这本手册来改善现状。
B:我初出茅庐,想问一下,没有这本手册以前,我们是怎么说服病人下床活动的?

A:第一、集体宣教法,比如公休座谈,但针对性弱、患者依从性无法反馈。

第二、个别教育法,术后交接时进行术后健康教育,但宣教内容重点多、杂,患者家属能记住且遵循的少。

第三、文字宣教法,发放健康教育资料,但对资料内容的接收和理解能力难以评估。
B:现在咱们的工作流程截然不同呀!

A:对呀!现在我们会术前一天健康宣教,发放并讲解手册使用方法 ,术后一周医护查房交班根据打卡表反馈情况具体指导 。
B:哎,这个手册我太了解了,开腹手术这么多,每天都在教病人家属填写,我来给大家讲一下。

B:打开手册内容共9页。首先是封面,第二页罗列了术后早期活动的好处,剩下为7张打卡表,表内为病人当天可以进行的活动内容,都比较简单易行,病人只需遵照执行即可,比如自主翻身、四肢屈伸、吹气球、坐立、站立、床边活动、室外活动等。
A:最重要的一点,病人下床活动时,护士指导管道固定,并与家属同时在打卡本上签字确认,家属打开微信运动记录步数,病人吹起的气球也会展示在床旁,确保活动真正落实。
B:打卡表的活动内容循序渐进,时间也会适当延长,直至一周病人实现基本的生活自理,活动自如。打卡表第二部分为医护评价由医生护士填写鼓励话语,增加病人活动积极性。下面为两张图片展示:左侧为病人吹起的气球展示,右侧为护患双方签字确认场景。
问题解决创新点
A:1.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活动依从性,利于不同家属之间的活动交接,更好的督促患者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术后活动。
B:2.打卡手册上的内容简、短、具体,通俗易懂,反映出病人术后一周内的活动情况,医生可明确掌握患者的活动情况,为下一步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A:3.整个过程形成"宣教﹣反馈﹣再宣教﹣再反馈"的循环工作流程,提高了宣教的实效性,保证了健康宣教的效果。
B:4.打卡手册参与人员为医生、护士、病人、家属,加强了医护患间的交流,是加速康复外科成功的关键。
A:5.打卡手册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对健康宣教的重视,督促了年轻护士积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提高了护理水平。
B:手册适用于所有开腹术后的患者。表格内的活动项目简单、具体,可行性高,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的陪护及病人均可理解并使用。
A:自今年1月开始,手册用于术后患者共 58 例,均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B:对比23年与24年的数据,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患者平均排气时间缩短了1-2天,住院日缩短了3-5天。
A:小小一本手册就像是一本答案之书,指引了我们的工作方向,照亮了患者的康复之路,使健康教育真正达到了“促进健康”的目的。
外一科:原会娟 王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