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血糖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经医护人员反复研讨、精心设计就如何提升住院患者血糖的安全管理,我们的改进如下:
改善措施:1.更换采血针
2.床头粘贴温馨提示卡
3.多元化宣教模式
4.制作胰岛素泵包
5.自制血糖原始记录表
6.新增血糖观察表

措施一:更换采血针
改善前:患者抗拒测量血糖
患者因怕疼而拒绝测量血糖,漏测会影响患者的血糖数值,加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
改善后:更换小针头降低疼痛感
更换采血针,针头由26G改为28G,直径更小,患者的疼痛感更低。

措施二:床头粘贴温馨提示卡
改善前:1.高龄患者易遗忘餐前注射胰岛素导致餐后血糖居高不下。
2.血糖漏测率高(偶有因外出、检查或者遗忘出现漏测现象)。
改善后:1.床头粘贴温馨提示卡使患者知晓胰岛素泵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2.间接督导患者每日需要完整的监测血糖,使患者能积极主动参与并配合。

措施三:多元化宣教模式
改善前:健康宣教形式单一、普及力度不够
改善后:为丰富糖尿病患者健康需求,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线上线下同时进行,让更多的患者了解血糖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并配合医护人员对其血糖的管理。

措施四:制作胰岛素泵包
改善前:胰岛素泵裸放易滑脱、撞击、损坏等情况。
改善后:我们制作了简易的胰岛素泵包应用于临床,经使用反响较好。胰岛素泵有独立泵包保护,患者活动更方便,安全又省心。我们在胰岛素泵包的一侧改用透明塑料材质进行开窗设计,既方便操作又能及时发现胰岛素泵的任何异常。

措施五:自制血糖原始记录表
改善前:采用盖章的形式记录血糖变化情况但使用中发现不仅浪费纸张,而且在停测或新增患者时页面显得脏、乱、差。
改善后:参考原始体温单自制血糖原始记录单,患者床号、姓名及记录时间一目了然,且新增或删除页面整洁干净,医生护士能更方便的观察患者每日血糖监测及变化情况。

措施六:新增血糖观察表
改善前:护士每天都需要新建每个患者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七次表格,并对表格内日期、时间进行修改再录数据,血糖护理记录相当繁琐。
改善后:在护理部和信息科支持下新增科室自建模版血糖观察表,护士只需直接录入数据即可,提高了工作效率。
效果评价:
1.通过更换采血针、改良胰岛素泵包以及床头粘贴温馨提示卡后,提高了患者依从性,缩短了住院日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2.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走近患者。
3.通过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了患者对血糖安全管理的认知。
4.护理人员在参与过程中自我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都到了提升。
展望未来:
我们会采取更多细致的措施来保障糖尿病患者的安全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对糖尿病患者提供最大的帮助……
结束语: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我们从提出一个问题开始,种下创新的种子,让创新发芽长大……
糖尿病科:牛艳香 宗欣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