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第二人民医院预检分诊团队:坚守疫情防控最前哨
一场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把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全部打乱。为应对疫情,济源第二人民医院专设预检分诊点,一个由80、9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组成的团队,就这样坚定地站了出来,后由于疫情需要,关口前移,预检分诊台又前移至医院门诊大楼门口。无论寒风凛凛,还是春雨飘洒,她们都坚守在最前线,对来院人员进行量体温、流行病学史等询问,按照流程严格筛查,避免出现院内交叉感染,站好疫情防控前哨岗。
青年担重任,坚守疫情防控最前哨
“有没有发热?”“有没有咳嗽?”“有没有去过外地?”……这一声声询问,此起彼伏地出现在预检分诊点。20岁出头的付雨柯、王佳丽等年轻护士,不到七点便已经到岗,开始一天的询问、筛查工作。
作为群众入院治疗的第一道关口,门诊部护士长王艳丽带领的预检分诊团队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职责:筛查出高危患者,并做好隔离,引导就诊。她们迎着寒风坚守,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冲锋在前,一站就是7-8个小时。
穿上隔离衣,她们便进入战斗状态,每天接诊就诊患者及家属千余人,口干舌燥是常态。即便如此,她们也坚持少喝水,尽量少去厕所。这样的工作强度,让袁晨静的脸上长起了青春痘,但这丝毫不影响她面对患者时露出的弯弯笑眼。
越是艰险越向前,勇作逆行者
“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染性有多强?到底谁是潜在的传染者?会不会有人隐瞒流行病学史?”这是预检分诊团队面临的最大危险,也是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她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优化流程,并准确无误地执行。
王艳丽和她的预检分诊团队,一边紧张地开展工作,一边协助院感科完善预检分诊流程、制定相关操作规范,比如怎么排班、测体温时距离患者要多远、怎样使用体温枪、有人不配合怎么办、发现发热患者如何处理、如何做好自身防护……针对这些细小的问题,王艳丽每天下班后都要在微信群里进行培训,确保大家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高效开展工作。
疫情期间,群众出入不同的地方都要进行体温测量。有次,一位青年患者急匆匆地要进入医院,看见排的长队,不愿意等,意图越过排队人群直接进入,预检分诊护士王佳丽拦下了他,坚决执行量体温、询问病史等工作,并耐心向患者解释量体温的重要性。王佳丽说:“认真排查每一位进入医院的人员是我们的职责。”
冲锋在前,誓做疫情防控“排头兵”
询问并不是走过场,而要把它当做重要的工作来做。付雨柯说:“每天都在不断地重复这些问话,最怕有患者隐瞒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或者说话吞吞吐吐的患者,便会仔细询问,坚决不放过一例可疑病例。有时候针对一位患者的询问就长达4-5分钟。”
遇上发热患者,或者有接触史的患者,需要安排预检分诊护士专人陪同诊疗。有一次,一位外地回来的患者,正处于医学观察期,因身体不适,经村里开证明后来院就诊。发现这一情况,预检分诊护士付雨柯立即上报护士长王艳丽,并全程陪诊。发现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合要求,付雨柯立即给患者发放医用外科口罩,并指导其正确佩戴。在为患者做好隔离措施后,她带领患者完善相关检查,进一步进行治疗。该患者就诊过程中出现多种问题,如未带手机,未带身份证,未带钱包等等,付雨柯帮忙联系其家人,一一解决。
对于异常患者,要求预检分诊护士全程陪同检查,并安排专门路线指导就诊,避免出现院内交叉感染。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杜雨生的爸爸在社区主任的陪同下前来就诊,属于高危人员,预检分诊护士联系我院救护车专车接送,全程指导陪同各项检查,避免出现院内交叉感染。
严阵以待,不骄不躁不退缩
疫情严峻的那段时间,来院就诊的患者数量相对较少,预检分诊队员们坚持严阵以待,不敢有半点马虎,严格执行预检分诊流程,丝毫没有松懈,常常是几个小时下来,她们被冻得手脚冰凉。
即便是这样,也从没有人想过要退缩,她们想的是怎么把工作做得更好。她们都懂得慎独的意义,即便是没有领导来检查,没有人监督,她们也自觉规范完成各项流程。“这是对群众健康的负责,也是对医院里战斗的战士们负责!”门诊部护士长王艳丽说。
令王艳丽没有想到的是,预检分诊团队里,最小的98年出生,还是刚出校园的学生。97年的王佳丽,家人知道她在预检分诊团队,心里非常担心。每天给她打电话问她具体情况,叮嘱她要做好自我防护。她们哪一个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可在她们的身上没有看出一丝娇生惯养的影子,她们克服重重困难,冲在疫情最前线,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坚强,是隐忍,是必胜的信心和勇气。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济源第二人民医院进入全面诊疗模式。
“我们团队压力很大。全面开诊后,就诊患者明显增多。面对每天千余人的出入量,我们不敢有丝毫松懈。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疫情防控和正常诊疗必须两手抓,不仅要有条不紊地开展预检分诊工作,更要保证正常就诊秩序,这对我们预检分诊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艳丽说。越是紧要关头,越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疫情不散,预检分诊团队不退。“我们会继续把好疫情防控第一关,坚守到花开疫散。”
办公室:赵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