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8100元钱,医护人员都拒绝了这名患者
在熹微的晨光里,外三科医护人员像往常一样在科室忙碌着自己的工作。
查房的时候,医护人员走进了刚做完手术的13床患者床边,交接患者的病情以及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突然,患者家属拿出两个红包,分别塞给科主任王敏波5200元钱,主管医生李济舟2900元钱,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天早上4点多,年过6旬的患者突然醒来,觉得头部剧烈疼痛,本想着躺床上休息一会儿就会好一些的,也不想打扰家人。谁知道,事与愿违,竟然出现了昏迷。随后,任凭家人怎么呼喊,也无济于事。
病情发展太快,快得让一家人都感到惊慌失措。赶紧送医院,也就成了一家人唯一的希望。
然而,以最快速度送往医院,病情也很不乐观。患者已成昏迷状态,不睁眼,不发音,血压182/95mmHg,四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颅脑CT扫描后,以“脑出血”收入外三科,并迅速进行急诊手术。
科主任王敏波接到通知,急忙赶往科室,与主管医生李济舟、医生翟银成上台手术。
这样的急诊手术,外三科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了。尤其是夜晚,通常在睡眠中被电话吵醒,就知道肯定是紧急手术。连忙起床,穿好衣服,迅速赶往医院,奔向手术台,就是外三科医生的缩影。因为经历了太多的急诊手术,往往在医生身上体现了看似波澜不惊却又热情温暖的状态。
医生匆忙走进手术室,总能看见患者家属那种期盼的眼神,那是一种无助又渴望的期盼,总让外科医生想到,每台手术都至关重要,因为这包含是一个未知的生命,一场攸关生死的手术,一段不离不弃的亲情。

手术中随时可能出现突发意外,而医生势必要全力以赴,任何一个细节都不得有失。
术后平安返回病房,患者家属的心却一直悬着。要说从家赶来医院,是因为患者需要做急诊手术,见到急匆匆进手术室的医生,也没有来的及多说一句话。但现在,手术做的很成功,可是手术后的恢复依然是未知的。
想到这,就有了患者家属突然给医生红包这一幕,也着实让医生更清楚了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这是一家人一筹莫展之际做出的选择。
“这红包我们不能收,但是患者我们会全力救治,请你们放心吧。”听着王主任和李医生的当场表态,这一句质朴的话在患者家属心中却胜过千言万语。
护士张晓晓把红包退给患者家属,一再嘱咐患者家属,不用塞红包,不要费这份心了,我们都会竭尽全力救治的。科室人员纷纷劝家属,红包拿回去吧,我们外三科不收任何患者的红包。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渐渐地,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各项检查指标明显好转。患者家属眉头舒展,脸上有了笑容,医护人员紧绷的心弦也放松下来。
外三科是神经外科,是急危重症科室。因此,无论患者在手术台上手术,还是在病房里恢复,都给家属一种生死未卜的恐惧感。看着躺在床上,依靠着呼吸机、氧气、液体等医疗措施才能维持生命的亲人,没有人能够逃过害怕失去的魔障。
也正因为如此,外三科多次收到红包,也多次拒绝红包。每次遇到急危重症患者,医生面临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医学知识是否能够做出准确的诊疗方案,是否具有高超的手术技艺,还要有心系患者,哪怕有一丝希望都不会放弃的决心。
宣传科: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