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治病,遇见仇人,有人害我的命!护士长立刻做了这么一个举动……
起初,我们以为患者只是一场输液过敏反应,没想到,是一个更大的恐惧旋涡一直困扰着她,让她住院治疗却坐立不安,甚至惶惶不能终日。
—— 玉泉病区护士长马鸿鸿
“护士长,患者输液的时候一直出现浑身发抖……”玉泉病区的护士牛艳香在巡视病房的时候,发现了患者出现的异常状况,赶紧告诉护士长马鸿鸿。
是不是出现输液反应了?马鸿鸿边想边来到患者的床前。输液反应是临床护理进行输液治疗时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因此患者输液的时候,要求护理人员按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果出现了输液反应,那就要及时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正因为如此,马鸿鸿得到消息,第一时间来到患者身边。
目前,科室的住院患者已经到了一个高峰期,基本上都是需要输液治疗的。患者住院率出现逐步上升期,越是这样,越要做好护理安全工作,保证工作有序推进。
“大娘,你有什么不舒服吗?”马鸿鸿边问边观察着,确实跟正常患者不一样,浑身抖得厉害,情绪还特别低落。再一看液体,这是今天的第一瓶液体,输的是抗生素阿莫西林。
患者这样的状态,绝对不能排除是输液反应,再与医生沟通后,进行了脱敏治疗。但是,马鸿鸿觉得,事情仿佛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她与医生李路霞、乔卫生进行了分析,首先,患者因为类风湿关节炎住院了6天,也就是说,抗生素输了6天,就算是过敏反应,也应该是慢性过敏反应,怎么会浑身发抖,而且,观察了一天,直到晚上9点,又让夜班护士去给患者测量体温,患者根本没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现象,而且呼吸正常,那么,这一场输液反应的风波就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了。于是,他们决定好好找患者谈谈心。
医护人员来到病房,问患者,住院这些天,对医生护士的治疗和服务还满意吗?患者说,挺好的,觉得自己的病都好转了呢。马鸿鸿又关切地问,现在谁经常来照顾你呢?患者说,是自己的老伴。
正在与患者聊着家常,护士推着治疗车准备给患者们做治疗。马鸿鸿发现,护士明明是给旁边的患者输液,但是这名患者看见治疗车上的液体竟然露出恐慌的神情,似乎很排斥输液。又考虑到可能因为有输液反应,因此患者有心理负担,她决定慢慢进行心理疏导。
这时,患者的老伴过来了,看见医护人员一直在与患者聊天,心里也很感动,约医护人员来到病房走廊,避开患者,说出来难言之隐。
这事还得从多年前说起,因为与人发生了冲突,结下了梁子。可偏偏无巧不成书,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的事都该烟消云散了,偏偏,这次住院以后,患者的仇家,竟然就住在病房对面,哎,不是冤家不聚头呀。
为此,患者是白天晚上睡不着,总是担心有人害她。尤其是看着护士推着治疗车进来输液,就觉得输液瓶里肯定被人加了害她的药品。也因为这个,本身应该治病的输液方式却成为了患者最恐惧的害人武器。
医护三人反复商讨,让马鸿鸿重新返回病房,来到患者床边,接着聊起了家常。这次,她转变了话题,对患者说,护士们配置液体都是经过三查七对的,并且是现配现用。在一个独立的操作间进行无菌操作配置,外人根本进不去。如果你觉得住这里不舒服,最西边有一个患者今天就出院了,等她收拾好东西,咱们调个病室你看行吗?聊着聊着,她看见患者露出了笑容,连连点头,对她的安排很满意。调了病床后,患者又恢复了从前的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人间最美四月天。在这个鸟语花香的季节,玉泉病区也迎来了最美的姿态——住院患者已经高达55人。越是患者多,越是要注意医疗护理安全,越是要与患者紧密沟通,灵活调整工作方案,以致于每一名患者都安心、舒心的进行治疗,玉泉病区全体医护人员为下一个,下下一个……患者住院高峰期而不懈努力。
办公室: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