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幼儿散发恶臭,还从鼻腔中取出黑色异物,家长们,千万管住孩子的手
小孩子对世界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好奇心是好事,但是,作为家长,一定要将孩子的探索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否则,孩子遭罪,大人揪心。
7月20日,耳鼻喉科门诊曹彩艳接诊一名3岁幼儿科科(化名)。在邻居家玩耍时,邻居说:“孩子什么情况,怎么这么臭臭的?”一句话引起科科妈妈的警惕,凑到孩子身边,果然臭臭的。由于孩子小,表达不清楚。观察发现,孩子总是尝试揉鼻子,但不敢用力,大人想帮忙,孩子却非常抵触。妈妈觉得不对劲儿,赶紧带着孩子来到济源二院。

经检查发现,孩子的鼻腔内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应该就是这个东西在散发恶臭。尝试使用器械抽吸后,出来一团黑色的东西,已经泡透了,又使用器械进行钩取,终于全部清理出来。孩子比较配合,全程未出现哭闹。
仔细辨认后,发现这一团东西是卫生纸,不知道已经在孩子的鼻腔内呆了多久。家长看了之后,表示根本没在意孩子什么时候把卫生纸塞进了鼻子里。
据曹彩艳反映,来医院取异物的孩子从不间断,任何东西,只要能塞进体内,孩子都会去尝试。见过的鼻腔异物囊括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事物,有绿豆、花生、橡皮、橡皮泥、卫生纸、鞋子上的小亮片、揉成团的糖纸、游乐场的决明子……甚至还有往耳朵里塞东西的好奇宝宝。
尤其是珠子类的东西,塞进鼻子后,孩子会忍不住抠,但是越抠越深。曾接诊一例患儿,家长突然发现孩子的鼻子流出异常黄的鼻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心急火燎地赶紧送来医院,取出来一看,是三黄片。
对于这些鼻腔异物,有的孩子会及时报告家长,有的孩子不会表达或者不敢告诉家长,就只能等,等孩子忍不了,等家长自己发现。
曹彩艳介绍,鼻腔异物百分之九十都可以在门诊上解决。但以下两种情况,孩子只能进行手术:
1. 孩子太小,配合度低。
2. 异物塞入太深,操作难度大,异物极易从鼻腔滑落,变成气管异物,堵塞气道,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只能手术取出。
办公室:赵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