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21939607位访问者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医院简介 医院新闻 科室介绍 设备简介 专家介绍 疾病预防 医院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医院新闻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济源市首例国产OCT介入手术,实现PCI精准治疗


发布时间:2020/12/22          阅读次数: 3067次
 
-----------------------------------------------------------------------------------------------------------------------------------------------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济源市首例国产OCT介入手术,实现PCI精准治疗


  2020年12月10日,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心血管内科薛瑞璐主任的带领下,首次开展当前最先进的心血管腔内影像技术——心血管OCT技术,薛瑞璐主任率领的介入团队,凭借精湛技术和完美配合,顺利开展2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指导下的支架植入术。


  第一例患者是一位59岁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20年,支架术后11年,活动后间断后背疼痛,出汗,心前区疼痛,头蒙4年,再发加重一周入院,行PCI手术治疗,冠脉造影显示右冠支架内再狭窄,狭窄约50%-90%。结合病情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在右冠病变处行OCT检查,显示病变斑块为稳定的纤维脂质斑块,伴有轻微钙化,OCT指导下精准定位及测量,药物球囊在支架再狭窄处释放药物后后,右冠近中段植入双支架,一气呵成,术后复查OCT、造影,支架贴壁、膨胀良好,前向血流TIMI3级,手术结束。



  第二例是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高血压10年,一周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胸骨后疼痛,持续数分钟,服用速效救心丸后缓解,入院后,行PCI治疗,造影显示前降支近中段狭窄约50%-90%,结合病情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在前降支病变处行OCT检查,以制定PCI手术策略,OCT显示前降支病变主要为稳定的纤维斑块和纤维脂质混合斑块,斑块负荷80%,OCT指导下精准定位及测量,植入支架一枚,术后复查OCT,远端支架贴壁膨胀良好,近端支架贴壁不良,在OCT的指导下对近端支架进行后扩张,再次复查OCT、造影,显示支架膨胀、贴壁良好,前向血流TIMI3级,手术结束。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19》中显示,中国冠心病患者人数1100万,再创历史新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冠心病患者数量不断攀升。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疗中,准确掌握管腔、血管直径及判断病变严重程度及性质至关重要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是目前最新的腔内影像成像技术,被称为介入医师的“第三只眼睛”,可以识别包括正常血管、脂质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易损斑块、血栓、夹层和内膜撕裂,还可以精确评价远期支架植入后的内膜覆盖情况,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斑块、晚期贴壁不良、晚期血栓等,这些指标对于评价支架的性能、支架术后的愈合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OCT具备更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因此可以更好地、更细微地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结构及特性,大大地提高了临床医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机制的认识,并对临床治疗产生了影响。目前的研究已表明通过OCT精准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斑块特点,确实有一部分人可以通过不植入支架而只是药物治疗而获益。
  据薛瑞璐介绍,本次手术使用的是中科微光自主研发生产的国产心血管OCT系统,提供清晰腔内影像的同时,明确病变斑块的性质,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动选择参考帧,给出最小管腔面积,自动评估支架植入效果,有助于制定精准的PCI策略,可有效改善远期效果,让患者长期获益。

                       心内科:李芳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9-2010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All Rright Reserved 豫ICP备11006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