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当头,以“干”为先——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召开2021年工作动员会
在济源二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追求着医疗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与进取,凭着专注与钻研,锻造出行业品质。

新年伊始,2月20日,“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工作动员会”集聚医院部分院班子成员及各临床、职能科室主任在思礼镇党校齐聚一堂,探讨医院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
会议由副书记、副院长张战胜主持。
集众智事无不成,聚合力业无不兴。进一步凝心聚力,对2021年医院工作早谋划,深布局,全面推动医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各科室主任对2021年工作计划进行汇报。
外一科主任王向征:结合我院爱心基金政策,通过学术讲座、微信等媒体宣传,进一步扩大腹股沟疝、胃癌手术治疗在我市的影响力,尤其把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做成品牌。
外二科主任李庆军:加强专科专病,特色科室建设。提出以肺病专科为特色医疗,继续创建甲状腺、乳腺外科及食管疾病诊疗为特色的专业科室,全面提升科室技术力量。
外三科护士长李燕:加大力度宣传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将业务开展迈上新台阶。继续开展3D打印技术,并且逐渐推广至脑动脉瘤、脊柱脊髓手术。
骨科主任王广超:创伤骨科治疗是科室的强项,继续强力推进。积极开展新技术,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开展应用可吸收抗生素骨水泥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导致的骨髓炎。
妇产科主任张静:加强门诊预约力度,致力于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本着“环境好、技术好,服务好”的宗旨,将导乐分娩、无痛分娩与家庭一体化产房相结合,逐步提高妇产科口碑。
眼科主任郭艳波:加强日间手术的开展力度,科室的业务发展也得益于爱心基金政策的支持。干眼症患者日益增多,拟新增眼干筛查仪,开展干眼门诊相关工作。
耳鼻喉科主任许金中:一天3台手术属于科室正常运转,同时要重视爱心基金政策。更新手术设备,引进多功能听力测试平台,提高诊断治疗水平,为听力残疾鉴定,法医鉴定等提供客观依据。
急诊科主任贾世鹏:急诊急救建设是医院五大特色学科之一,提升专业急救队伍能力至关重要。派专人进修,不断强化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高各项突发事件的救治成功率。
儿科主任付军霞:积极开展新项目,拓展业务范围。例如进行儿童康复治疗、儿童保健咨询、微波治疗仪肺部理疗等,提升儿科发展的空间。
内一科副主任石小燕:加强OCT在冠脉介入中的应用,ECMO的临床应用,积极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从基础知识到新的指南达到与专家共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内二科主任李俊玲:加大帕金森,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等神经内科疾病的收治力度,努力做好“眩晕治疗中心”、“卒中中心”工作,继续积极支持糖尿病病区专科发展,提高专科专业技术水平。
内三科副主任韩红战:积极推进适形调强放疗配合全自动大光栅及放疗剂量和位置验证系统,使放疗更加方便、准确。能够实行门诊放疗,加快病房床位周转,控制平均住院天数。
糖尿病科主任吴健停:将院内、院外患者进行系统管理,加强MMC宣传力度,带动科室整体业务发展。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推广至各个相关科室,把玉泉内分泌糖尿病科打造成济源市特色重点专科。
风湿免疫科主任张二中:继续开展“济源风湿病专业学术年会”,借助爱心基金政策,积极下乡宣传,加大系统性风湿病诊治工作,让患者能够规范治疗。
血液透析中心主任蒋万里:进机关、厂矿等地方进行宣教,逐步扩大宣传力度,扎实提升医疗救治水平。加强血管通路工作及腹膜透析治疗,提升患者的依从性。
肾脏内科副主任李路霞:引进腹膜透析管、自动腹膜透析机,进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手术、腹膜透析治疗。在危重症患者中开展CRRT治疗,全面提升科室诊治能力。
护理部副主任张艳丽:养老服务科的安全问题需要关注,并且将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纳入重点工作目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定期到社区、农村进行宣传,推动科室业务发展。
功能二科主任田丽: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在省人民医院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内镜下治疗,在原有开展治疗项目的基础上,扩大内镜治疗项目,多学科协作,让患者得到及时诊断。
卫健委副主任、市二院院长薛继东对每一名科主任的汇报工作都做了点评。他表示,加大慢性患者的收治力度,一定要做好医疗服务工作,设身处地替患者多考虑。多看管理方面的书籍,重视宣传工作。确定专科发展方向,科主任要带领科室人员奋力而为。加强引进人才,科室人员进修力度,稳定技术队伍。重视日间手术,有效解决病房不足,患者看病的难题。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医院谋篇布局,乘势而上的关键之年。“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因为心中有灯,所以脚下有路。此次工作汇报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我们将以“实”当头,以“干”为先,出实招,干实事,为医者立心,为患者护航,为群众抒怀不懈奋斗。
办公室: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