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撑起感控安全保护伞
感控,渗透在医院工作的角角落落;
感控,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全过程;
感控,伴随你我职业生涯的每个细节;
感控关系你我她!我们每个人,都是感控实践者!
感控是什么?通俗地说,就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两边管墙壁”,医院内所有发生的感染都在感控管辖范围之内。只有全院通力协作,凝心聚力,令行禁止,才能有效防控。
然而,工作中时常遇到不理解。
我院彩超室要开展新业务,设备不是问题、财务不是问题,感控人却成了他们最大的拦路虎!
“主任,您科室的新技术消毒措施未按规范执行,存在安全隐患,该业务暂时不能开展。”
“医院要开展新技术,你们说不符合消毒规范,那咋办,医院不往前发展么?都是一个医院的,你们这不是为难人么,不能通融一下?”
“感控不存在面子问题,规范就是底线,就是红线。”
面对不理解,感控人对原则问题绝不让步!经过多次沟通协调,规范消毒流程及注意事项,目前业务开展很好。再去督导时,没了冷言冷语的腔调,多了“欢迎指导”的热情。
医院在不断发展,感控人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坚守撑起感控安全保护伞!
庚子年年初,新冠疫情汹汹而来,感控工作承受着巨大的考验!
“你们保护患者,我们保护你们!”
这是感控人面对疫情时心中最强烈的信念!
他们虽不在临床一线,却每天和病毒面对面拼力“交战”,作为逆行医护的盾牌,在这条隐形的“战线”上,他们默默守护着一所医院、一群医护人员和一座城市的健康。
疫情,形势严峻;
我院感控科科长郑瑞霞备感焦灼。由于我院发热门诊设置不规范,新冠肺炎作为呼吸道传染病,如此下去,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非常高!发热门诊改造迫在眉睫!
没有经验可循,如何改造?郑瑞霞多次到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传染病房实地考察、参观、学习,自己动手绘图,熬夜查资料,与专业人员电话、微信商讨设计要点,用最短时间敲定图纸!14天内建成,正式投入使用!
然而,病毒的入侵并不会给你缓冲的机会。在发热门诊如火如荼地升级改造之时,病毒以排山倒海之势在全国蔓延开来,因院感防护不力而停诊的三甲医院屡现报端,这让感控人的压力越来越大!郑瑞霞第一时间对全院职工从新冠肺炎职业防护、传播途径、防控措施、医疗废物处理等进行全面培训。
听不懂?不会做?不怕,感控人有办法!郑瑞霞组织隔离技术规范现场演练,并制作视频,让大家反复参照练习。
CT室,也是新冠肺炎的主战场之一,面对我院只有一台CT的尴尬局面,院感防控尤显重要。疫情之初,有发热患者夜间前来CT室就诊,敏锐的CT室医生张楠询问其流行病学史后,立即报备感控科科长郑瑞霞。
连夜启动《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深夜,郑瑞霞不顾严寒从家中赶来,指导CT室进行全面消毒,同时联系新冠救治中心,确定其发热原因。
第二天下午,结果出来,阴性。一夜没睡的郑瑞霞瞬间放松了,她不敢想,如果是阳性,整个医院要面临什么样的境地!感控无小事,一个针尖大的窟窿,就能钻进斗大的风,给整个医院,整个城市带来灾难。
疫情形式严峻,于她而言,每天连轴转加班至半夜已成为常态,腰椎间盘突出疼痛难忍,一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继续扛。
家,仅仅是晚上休息的地方。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儿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妈妈一起吃饭,可电话里却只是嘱咐妈妈不要太辛苦。偶然间知道儿子为了等妈妈一起吃饭,多次等得睡着,郑瑞霞的心里仿佛被针扎了一下。“孩子,妈妈还要守护更多的人!”
感控人每日穿梭于医院的各个科室,严格督促各项工作。“最大的隐患是大意,最大的危险是轻敌。”预检分诊的执行力度、“一米线”、就诊人员密度疏导、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院内整体环境卫生、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
在他们“锱铢必较”的严厉监督下,截止2021年3月,我院共接诊发热患者8674人次,向新冠肺炎救治中心转诊14人次,组织会诊64人次,实现院内“零感染”。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我们或许从未有过如此深刻的领悟
什么是热爱,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坚守?这世上,没有谁生而英勇,而是选择无畏。一路走来,大家看到的是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坚守战疫,而大家看不到的,是感控人为守护逆行战士周全的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让我们一起,致敬隐形“战士”,致敬感控人!
办公室:赵圆圆